原市議員魏德方轉任國會議員 22人「混戰」包括4華裔
【明報專訊】包括多市中區華埠在內的聖三一/士巴丹拿(Trinity- Spadina)第20選區﹐由於上任市議員魏德方(Adam Vaughan)今年在該選區的聯邦國會議員補選中勝出﹐已轉任國會議員﹐不再競選連任市議員﹐因而吸引了包括4名華人在內的22名候選人「爭崩頭」的局面。
周凱捷聯邦補選打開知名度
該選區於上次舉行聯邦國會議員補選時﹐代表聯邦新民主黨參選的周凱捷(Joe Cressy)﹐於落敗給自由黨的魏德方後﹐再接再厲地參選市議員。
他乘蚍々諞e在該選區補選拉票宣傳的知名度而獲得優勢。
他主張改善公車服務﹐減少乘客花於交通上的時間﹔市府應依據專家的建議去擴充公車系統網絡﹐不是為政治目的。
其政綱也包括﹕增加多市的綠化範圍﹐多種樹木﹔擴大垃圾循環再造計劃至包括柏文大廈﹔減少汽車廢氣來保護環境﹔改善路上交通阻塞問題﹐從而有助經濟﹔增建廉租屋﹔反對中央島機場擴建或使用噴射客機等。
湯普森棄選市長改選議員
然而﹐該選區另1名候選人也甚具知名度﹐湯普森(Sarah Thomson)起初是參選多市市長﹐至上個月才轉為競選市議員。她會對周凱捷造成威脅。
湯普森是1名成功企業家﹐她主張建地鐵「中區紓緩線」﹐公車於非繁忙時間向耆老?學生及殘障者提供免費服務﹔對本地食物及城市農地作出投資﹐為企業家提供機會﹐提升經濟增長﹔支持推出環保行動計劃﹔對付貧富懸殊問題﹐避免多市成為低收入經濟的城市﹔要警員學武術﹐從而不靠開槍去制伏疑犯。
在中區華埠社區服務逾20年的前多倫多中區華埠商業促進區(CBIA)主席雷普信(Tonny Louie)﹐希望以多年在區內服務經驗﹐在當選議員後﹐進一步加強為市民服務。
身為商人的雷普信表示﹐他除擁有10多年在社區不同層面服務外﹐他任接連兩屆7年中區華埠商業促進區主席﹐從中更認識市府運作﹐更重要是懂得如何與市府打交道﹐從而為社區及市民大眾﹐取得應有的服務和設施。
例如他為區內建築物的高度及密度取得放寬﹔又為興建華埠中國牌樓取得實質進展等。
他的政綱也包括﹕主張撤銷土地轉讓稅﹔市府要有完善的城市發展計劃﹔支持建「中區地鐵紓緩線」﹔可研究設單向行車道路等。
華裔女候選人朱凱莉(Terri Chu)希望與該選區的省議員董艡P合作,在士巴丹拿道(Spadina Avenue)與蘇利雲街(Sullivan Street)的交匯處興建一座多倫多中區華埠的古代牌樓﹐同時推動中區華埠復興計劃,致力於將中區華埠打造成多倫多頂尖的旅遊文化勝地。
她也希望與該選區的國會議員魏德方合作,共同推動西城(Scadding Court)和亞力山大公園(Alexander Park)社區的復興計劃。
朱凱莉是一名工程師,曾在2011年創辦了一個名為「為什麼我應該關心?」的公民參與行動小組。
另1名華裔女候選人Susan Tsai 也是首次參選﹐她有生產業?政府工作及教育界工作背景。她向本報稱﹐她在日本出生﹐5歲時移民加拿大﹐居於中區華埠地區有30年。
其政綱包括﹕市府要改善上?下班繁忙時間公車及地鐵擠迫的情況﹔改善市內殘舊的基建﹐避免再發生水浸及停電等問題﹔對市中心柏文大廈的數目作出管制﹐批建新大廈前要徵詢居民意見﹔推行對中區華埠的振興計劃等。
該選區的其他候選人也包括﹕甄米高(Mike Yen)?Mike Andreae?Stephanie Carty-Kegel?Daryl Christoff?Akeem Fasasi?Sam Goldstein?Leanne Hicks?Graham Hollings?Anshul Kapoor?Stella Kargiannakis?Albert Koehl?Charles MacDonald?Michael Monaghan?Philip Morrison?Sam Novak?Kat Shermack和Nick 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