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小布殊露口風 弟欲問鼎白宮
荷李活裸照受害人告谷歌 索賠1億美元
俄勒岡大學10%女生遭強姦 九成未舉報
美放寬向越南售武 稱非針對中國
摩根大通遭黑客入侵 7600萬家庭資料外泄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新左派代表 既著書也動員上街

吉特林1960年代投身學運,是新左派代表人物。他曾先後在紐約大學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傳理及社會學教授。著有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及The Sixties分析60年代學運。

中產家庭出身 參與60年代學運

美國、歐洲和日本在1960年代都出現大規模學生運動;2011年除了佔領華爾街運動外,歐洲亦有佔領運動,中東則出現阿拉伯之春。比較兩個時代,吉特林說﹕「2011年的運動是青年失業及貧窮匱乏催生的,至於1960年代那場運動,在美國最初是因為種族壓迫促成的,跟着便是一些生活頗舒適的年輕人掀起良心起義(moral revolt),歐洲和日本亦是這樣。」

吉特林當年便是「生活頗舒適的年輕人」。他在The Sixties自述,美國1950年代是「滿足」的,殊不知那一代中產的下一代卻投身學運,矢言改變世界。出身自由派中產家庭的他在1959年升讀哈佛,未幾加入新左派行列,1963年當選Stu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SDS)主席,參與組織美國首場反越戰示威,也曾組織反華爾街靜坐,抗議美國大通銀行貸款給奉行種族隔離的南非。他當年參與動員群眾,為地下報章撰文,發表反戰演講,也見識過警察催淚彈和警棍,為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奮鬥。他說﹕「要促成大型社會轉化是困難漫長,而且往往是痛苦的。」

 
 
今日相關新聞
美學運先驅籲覓新社運體制
「讓佔中者感有回報非常重要」
新左派代表 既著書也動員上街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