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40年減半
WWF:人類破壞快過地球復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周二發表報告,指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在過去40年減少了一半,較兩年前統計嚴重,其中淡水生物數量跌幅最大,大減超過四分之三。報告將動物大減歸咎於人類活動,包括令動物失去棲地、過度捕撈和獵殺等。
淡水生物減3/4 拉美重災
兩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統計和追蹤全球3038個物種共10380隻動物,較上一次多350種。
報告指出,1970至2010年間,魚類、鳥類、哺乳類、兩棲類及爬蟲類的數目減少了52%,遠高於上次計算的28%,其中淡水物種大減76%,下降量是陸地物種和海洋物種的2倍。
拉丁美洲是重災區,40年間動物數目減少83%。
報告指出,生物數量大減主因是自然棲地減少、捕撈、獵殺及氣候變化等,前兩者歸因人類過度消耗。報告稱,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已較大自然可承受水平高出50%,砍伐樹木、抽取地下水、排放二氧化碳、撈捕魚類的速度均快過地球自行復元的速度。
倫敦動物學會科學主管諾里斯(Ken Norris)說:「這種損害是人類選擇的生活方式導致,並非不可避免。」
報告指出,在加納莫萊國家公園,獅子的數量自1970年起大減逾九成,主要是當地居民為減低受獅子攻擊的風險而將牠們殺死。
西非及中非的森林大象數目,自2002年起減少逾六成,主要被人獵殺取象牙;棲地減少及獵殺令全球老虎數量從1個世紀前的10萬隻減少至現時的3000隻。
《地球生命力報告》還根據「生態足[」(ecological footprint)衡量各國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生態足[」的大小根據各國人均需要多少公頃土地才能維持既有生活模式來量度。
人均生態足[卡塔爾最大
報告指出,人均生態足[最大的是科威特,即該國人均消耗和浪費地球資源最多,其次是卡塔爾、阿聯酋、丹麥、比利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新加坡、美國、巴林和瑞典。
報告指出,若地球上每個人的生態足[都跟卡塔爾人相同,便需要4.8個地球資源才足以應付,若像美國人一樣生活,則需要3.9個地球。
中國的總生態足[全球最大(佔全球總量19%),但若以人均計算則遠低於中東、歐洲和北美國家,只排第76位。美國的人口只有中國四分之一,但總生態足[屬全球第二大。
(法新社/路透社/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