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乳癌病人求醫遲
【明報專訊】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資料庫研究發現,三成乳癌患者發現病徵後,延誤3個月或以上才求醫,更有一成人延誤長達1年或以上,當中喪偶、勞動工作患者較可能延誤求醫。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指延誤求醫有較大可能驗出晚期及較大的腫瘤,提醒勿諱疾忌醫。
香港乳癌資料庫抽取2242名自我發現乳癌徵狀患者資料分析,當中有38%病人發現病徵後1個月內已求診,但亦有32%患者3個月或以上才求診,更有11%人1年後才求診。
資料庫督導委員會委員游子覺說,本地患者由發現病徵至求醫相隔日數中位數為40日,較英國(13日)、德國(16日)長,本港延誤醫治達3個月的患者比例(32%)亦多於英國、美國和德國的17%,情G不理想。
三成拖3個月以上
他又說,研究發現病人延誤求醫達3個月或以上,確診為第3及第4期乳癌的可能性,較無延誤求診者高68%,有2厘米或以上腫瘤的可能性亦增49%,且10年生存期下降5%,20年生存期更降一成。
游亦指出,相比從未結婚者,喪偶病人延誤求醫的可能性高2.38倍,而從事勞動工作的病人延誤求醫的可能性,較家庭主婦高59%。游稱曾有病人向丈夫透露有乳癌病徵,但擔心確診後的治療問題而不願就醫,其丈夫便以游說、代妻預約醫生、甚至威脅將其病情公開,終令病人發現病徵後兩周求醫,足見丈夫支持的重要。
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估計,喪偶者的家庭支援較少,亦因心情沉重而較少關注自己健康及較消極,故較有可能延誤求醫,另外勞動工作者較難請假就醫,怕因此失去工作。她呼籲婦女要經常留意乳房變化,有懷疑應馬上求診。
運動不足成高危首位
另外,乳癌資料庫最新的第6號報告亦顯示,69%在40至59歲確診,84.6%因有病徵而發現乳癌,只有9.4%因乳房X光造影確診,而本港患乳癌高危因素首三位為每周運動不足3小時(76.9%)、無餵母乳(65.5%)及一星期中超過一半時間有高度精神壓力(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