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電影《激戰》主角張家輝(資料圖片)
放大
 
電影《一九四二》描述1942年河南饑荒情形(資料圖片)
放大
 
藝人鍾嘉欣(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謬誤練習題﹕屬種關係
放眼中華﹕皮影戲 幕後巧手「演」故事
民間娛樂 兼具教化功能
訓練嚴掙錢難 傳承危機
知多?﹕皮影戲源自漢武帝?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古典奠基﹕同義複合詞

【明報專訊】古人寫作文言文一向追求言簡意賅,因此多用單音節字,但現代漢語變化多了,糅雜了很多新元素,漸漸單音詞變成雙音詞,現今生活中很多用語都是以「同義複合」的方式組成,例如:黑暗、明亮、喜悅、憂愁等,前後兩字意思相若,但原來當中大多會存有微小的差異。本篇談談有關「身體」的詞語。

肌肉

「肌」與「肉」有什麼差異?先看看一些文言句子,第一句出自《韓非子》,其中寫道:「君(蔡桓公)之病在肌膚」;另一句則出自《漢書》,當中記載樊噲「拔劍切肉食之」,當時他們切開的正是豬腿。可見「肌」是指人肉,「肉」則是指動物的肉,兩者在先秦時區別嚴謹。

飢餓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感到「飢餓」,「飢」與「餓」有何分別呢?試看《韓非子》的語例:「家有常業,雖飢不餓。」意思是如果家裏有固定產業,就算吃不飽,也不會極度肚餓。可見「飢」與「餓」有程度之分,前者指一般的餓,後者則是較嚴重的餓。春秋時代,晏子曾跟齊景公論治國之道:「晏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意指賢德的君主自己吃飽也要知道別人的肚餓,此處的「飢」指一般的肚餓。不過相信大家都聽過《孟子》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當中的「餓」就是指極度肚餓,要成為非凡的人,原來必先承受非一般的痛苦。

沐浴

同學每天使用沐浴露,但古時「沐」與「浴」是有明確區分的。以下出自《史記》的兩句,第一句是「新沐者必彈冠」,另一句是「新浴者必振衣」,你們能否看出「沐」與「浴」的分別?其實區別很明顯,「沐」專指洗頭,「浴」則專指洗身,因此第一句說的是剛洗完頭的人,會用手指彈去帽上的灰塵;另一句則指剛洗完澡的人,必定會抖去衣服上的灰塵。原來「沐」與「浴」是有這樣的差異,那麼今時今日超級市場售賣的「沐浴露」不就貨不對辦嗎?因為它不能用作洗頭!當然,今時今日,現代人又怎會這麼講究呢?「沐」與「浴」到了今天已經沒有分別了。

文:林溢欣(YY Lam)、謝廷樞

圖﹕資料圖片

 
 
今日相關新聞
古典奠基﹕同義複合詞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