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戈平:不想港生學紅衛兵
11大專罷課 料逾百中學生加入

[2014.09.14] 發表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昨在港出席一個有關人大常委會就政改作出決定的研討會,被問到香港有學生罷課時,他稱社會有責任引導中學生理解《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讓他們成年後自行判斷。(劉焌陶攝)
一批將參加罷課的中學生,昨在政府總部外宣讀罷課宣言。他們以紅布蒙着眼睛,寓意人大常委會對政改的決定蒙蔽學生雙眼。他們宣讀宣言後除下紅布,表示希望不再被蒙蔽。部分學生穿著校服出席,如迦密愛禮信中學的學生(右一)。(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繼學聯發動本月22日起罷課一星期後,昨再有11間大專院校及中學生宣布加入。大專政改關注組期望,每間院校至少有50人罷課;代表88間中學學生的中學生聯校政改關注組預計,會有逾百學生參加本月26日罷課。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表示,昔年紅衛兵「產生於中學」,這批人至今都非常後悔,不希望香港學生重蹈覆轍。

「這批人悔恨當年缺政治判斷」

饒戈平昨在一個研討會被問到有香港年輕人提出罷課時稱,年輕人容易受理想主義、政治熱情鼓動,缺乏判斷能力,並稱他這一代人有深切體驗。饒以自己一輩為例,紅衛兵「不是產生於大學,而是產生於中學」,打老師、鬥群眾,也最先在中學生之間發生,這批人至今都非常後悔,悔恨當年缺乏政治判斷。他認為,政府、學校和家長都有責任指導未成年人如何對待現實政治問題,並應勸阻未成年人參與政治活動。

不評大聯盟收集「情報」:港內部問題

饒戈平說,香港是法治、民主多元的社會,市民有言論、罷工、集會自由,但都應守法;未成年人做這些事,應引起高度重視。不過,他在會後澄清,他不是要把罷課學生與紅衛兵類比,只是以歷史借鑑,不希望重蹈覆轍,又稱沒有說過社會應阻止學生罷課。對於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收集校內罷課及佔中的「情報」,饒說這是香港社會內部問題,不是很清楚,不便發表意見。

大專政改關注組昨舉行記者會,發言人朱偉聰說,11間大專院校將響應學聯本月22至26日罷課,並暫定參加22及23日的學聯集會,其餘時間會在各院校集會及擺街站。由於部分院校未開學,未能估計最終有多少學生罷課,目前希望每間院校有至少50人參加。他說,香港專上學院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方未有明確指引如何處理學生罷課。另一發言人葉志衍稱,明愛專上學院校長只以個人身分稱「學生做對的事就支持」,校方未明確回應如何處理罷課,要求校方發出指引。

學民:有「回條」供交校方 確認家長同意

中學生聯校政改關注組昨宣布於26日罷課一天,一批將參與罷課的中學生在政府總部外宣讀罷課宣言,稱罷課是「為了有更美好的前途」。學民思潮發言人周庭稱,罷課不代表放棄學習,當日參加學聯罷課集會時,會有大學教授舉行街頭教室,預計超過100名學生參加,並稱會有「回條」供學生交回學校,確認學生是得到家長同意罷課。

對於教聯會會長黃均瑜質疑學民思潮說有88間中學參與罷課「水分很高」,並認為個別學生參加罷課,不能代表整間學校,周庭回應稱,受校風影響,個別關注組有多達10多名成員,亦有只有三四人的關注組,即使大小不同,亦不能否認關注組聚集關注政治的學生。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張建東血癌病逝
【明報專訊】機場管理局前主席張建東,昨晨因血癌病發,於跑馬地養和醫院病逝,享年67歲。張建東於7年前確診患血癌,經治療後戰勝癌魔復出工作,但... 詳情
【明報專訊】血癌泛指血科細胞的癌症,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麥耀光說,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等,成因不明。骨髓移植的存活率只有五成,但年... 詳情
佔中6小組 律師醫護社工支援
【明報專訊】外界預料佔領中環運動將在10月1日國慶發生,並擬參考學聯7月2日「佔中預演」的做法,於某次遊行後佔領遮打道作公民抗命。 現... 詳情
法律隊逾30人 呼朋喚友候命
【明報專訊】一班法律界人士已組成法律隊,將為佔中被捕者提供支援。公民黨楊岳橋和郭榮鏗均表示,今次會擴大團隊,比上次7月2日近30人還多。據了... 詳情
廣華外科顧問率130人醫療隊
【明報專訊】外界估計警方會用胡椒噴霧、水炮甚至催淚彈驅散佔中者,負責統籌佔中醫療隊的外科醫生歐耀佳(圖)表示,已招募130名志願醫護加入佔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