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有關中國經濟的講話前夜,官方新華社前晚發出一篇火藥味十足的評論,指說內地反腐導致經濟放緩「純屬誤導」。這篇評論的調子之高,用詞之嚴厲都屬罕見,似有警示高層內部的意味。
新華社評論 轟「包藏禍心」
這篇千字評論指摘把經濟放緩的原因歸咎於反腐,是「一些機構精心挑選的替罪羊」,並用「聳人聽聞」、「指鹿為馬」、「包藏禍心」來形容,又指這種說法「如果不是企圖渾水摸魚,也是胡話連篇」,更把上述說法上升到「焉知不是腐敗分子在輿論上的一種迂迴策略?」最後更強硬表示,「任何將經濟增長的希望寄託於腐敗死灰復燃的妄想,不過是癡人說夢而已」。
官方對反貪腐影響經濟發展的駁斥與批判一直都有,但語氣和調子從未有過如此的強硬和嚴厲。未知是否顯示習、王的反貪腐運動在內部甚至在高層遇到了強烈阻力。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曾說,短期看,反腐敗肯定對經濟有負面影響。美林銀行一份報告也稱,反腐至少導致中國今年經濟增長減少0.6至1.5個百分點,高達1350億美元。
但新華社的評論,似乎不僅針對李教授和大行的報告。反腐導致經濟下滑的論調在輿論中從未成氣候,官方喉舌如此大加撻伐反令人生疑。
有消息稱,目前地方官的不作為,已令國務院「定點放水」成效大打折扣。據說,與「4萬億」推出後國家發改委門庭若市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今次「定點放水」後,發改委門前仍是門庭冷落車馬稀,中央官員甚至要致電地方官催促他們上項目,但地方官仍反應冷淡。
這種狀况用王岐山的話說,雖然好過官員「亂作為」,但如果反腐持續,而民生一直未見改善,基層也會慢慢「疲勞」,反腐得到的民氣也會漸漸失去,這才是習王的危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