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多倫多失業率超過全省甚至是全國平均的前提下,該市失業人士中領取失業救濟金(EI)的人數比例僅為17%,創歷年來的最低紀錄。
該數據指出,多倫多現有失業人士達30.7萬人,而當中正在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54,480人。有專家指出,這個數據中包含的失業但沒有領取救濟金的人士中,除了有一部分為不符合資格的長期失業者之外,還有一部分是由於隨着勞動力市場的進化,現有的失業救濟金系統未能及時認可的失業人士。
多倫多大學莫厄特中心(Mowat Centre)主管門德爾松(Matthew Mendelsohn)認為,多倫多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其失業救濟金系統卻與勞動力市場的現實狀況步調不一致,以致令到數十萬人無法受益於這個社會保障體系。
他舉例說道,在這樣的大城市中,人們常常同一時間做多份兼職工作、合同工職位和臨時工種(如周期性電影電視)等。這些工種通常不需要支付失業救濟金的保險費(premiums),因此他們在合約結束、工期結束或者失去其中一個或幾份兼職工作的時候,都不符合申請失業救濟的標準。即使其中有些會支付該保險費用,但又往往因為不能滿足足夠的工作時間要求而失去領取資格。
兼職工或不夠工時失資格
為此,門德爾松建議,政府應對失業救濟金系統進行徹底的整改工作,對現時那些非傳統工作加以認可,並將它們歸納在系統當中,以便從事這些行業人士在失業後也可享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