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小量足致命 乙醚早被醫界取締
【明報專訊】一對夫婦在翠擁華庭寓所內以膠袋裹身後灌乙醚(Ether)同死,自殺方式極為罕見,港大化學系教授馮應昇指出,現時仍有化工廠或實驗室可能使用乙醚作為溶劑,一般人在化工用品店毋須任何許可證已可購得。麻醉科專科醫生林嘉儀指出,早在19世紀初麻醉藥剛剛出現的時候,乙醚曾是醫生常用麻醉藥物之一,但由於分量難以控制,加上易燃,早被醫學界取締。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乙醚是一種能抑制中樞神經的藥物,一旦用量過度可能會抑制大腦功能,從而影響呼吸、心跳等運作,隨之而來便會損害身體機能運作,最終導致死亡,因此,醫學界早已改用另一種較安全的氧化亞氮(即笑氣)作為麻醉藥。
崔俊明續稱,乙醚有強烈揮發性,吸入小量亦足以致命,而案發屋內檢獲1公升氣罐,內堣w是極多分量,假如死者自殺前關上單位窗戶,警員登門調查時,室內或許仍有氣體殘留,有可能令警員吸入過量乙醚而構成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