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照顧未來的你?

[2020-04-23]

安老服務業面臨人手不足的嚴峻挑戰, 無論護理專業同工至前線護理人員, 均有請人難和留人難之嘆。根據2019年香港立法會文件顯示, 資助服務單位的前線護理人手空缺接近20%。不少安老院舍職員年齡均超過60歲, 出現「以老護老」這個不理想情况。從業員短缺直接影響服務質素,若此情况不改善, 誰人來照顧我們的長者及未來的你?

安老服務人手短缺,除了因香港勞動人口減少外,從業員社會地位認可不足、進升階梯欠缺,也令他們離開及年輕人不願入行。針對這些原因,政府過去推出了數個應對措施,包括:過往資歷認可機制、職業資歷階梯、教育和培訓、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增加薪津等。可惜的是,部分措施宣傳不足,而部分則未能起到預期作用。

教育局於資歷架構下設立安老服務業「過往資歷認可」機制,主要目的是確認安老服務從業員在職場上積累的寶貴工作經驗和技能,透過機制獲得資歷架構第2級、第3級, 甚至第4級的認可。這措施讓一班學歷不高但默默地為院舍體弱長者投放多年時間、不嫌工作辛勞的前線同事,得到確定和尊重。獲取證書就證明功力深厚,擁有豐富經驗,肯定自己亦是個人事業里程碑。

搞衛生也要拿證書?
香港老年學會是執行「過往資歷認可」機制的唯一機構,向業界推動此機制時,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第一反應是:「搞衛生都要拿證書?」「我年紀都咁大,拿證書做乜?」我二話不說回答:「正是需要。」

現時疫情爆發, 大家已意識到「搞衛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用專業術語說就是「感染控制」,需要一定知識和技能。若每天正確地「搞衛生」,持續多年,應該可以稱得上「專業」!

培訓提升專業形象
持續進修、終身學習對服務人的行業是十分重要。安老服務工作涵蓋很多個人臨牀護理職責,知識和技巧都必須與時並進,加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學習新知識有助提升服務水平。香港老年學會為不同崗位的員工,設計合適的培訓課程,有系統地強化團隊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行業服務質素水平。社會福利署近年積極推出多項舉措,其中於2019年推出「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為護理員、保健員和院舍主管提供免費在職培訓,修讀在資歷架構下認可的訓練課程,持續提升服務質素。

簡單點說,就是以專業知識、專業形象吸納生力軍投身行業。引用上述「搞衛生」為例子,如我說工作是「感染控制」,看起來是否專業化很多?前者只是平民說法,而後者運用專業詞彙,說到底,實際工作還是「搞衛生」,但不要忽略重點,已裝備專業知識和沒有接受訓練來「搞衛生」,防疫效果大家應可聯想到。

職業資歷階梯 吸納生力軍
專業團隊不單指註冊專業同工,有質素的服務應是包括全部職級之員工。教育局於2018年為安老服務業建構「職業資歷階梯」,目的是為安老服務業勾畫清晰的發展進階路徑,階梯上每個工作崗位均列出相關資歷要求說明,修畢相對課程可證明已接受足夠培訓,具備從事特定職位的能力,讓各職位更趨專業。

人口老齡化已是全球各國家所面對的問題,根據2018年香港統計處報告,過去30多年,香港人口老化趨勢持續,連帶影響香港的撫養趨勢。預期未來20年,香港人口將急速老化;推算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由2018年的17.9%,快速上升至2036年的31.1%;2066年比例會達到36.6%。即屆時每2.73人,就有1人是65歲及以上長者。若安老服務人手不足問題沒有改善,則未來「以更老護老」的情况必然出現。

要有足夠及專業的安老服務人力團隊來照顧未來的你,今天我們有什麼要做?

第一, 政府就以上措施再加大推行力度,如多一點社會宣傳和推廣,讓更多人認識,更多業界僱主和僱員參與。第二,一些未能收到預期效果的措施,很大原因是社會人士對服務長者前線人員仍抱負面看法。這個概念的改變很重要,保健員、護理員、照顧員的工作不只是「把屎把尿」,更是體弱長者的護理天使,是專業、可敬的職業。照顧體弱長者是辛勞的工作,院舍工作是24小時輪更,讓安老服務從業員獲得社會大眾認同及尊重,是吸引及挽留人才的最好方法。

安老服務業「過往資歷認可」機制詳情:www.hkag.org/rp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