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補中益氣

[2016-06-13]

先後介紹過幾種不同的五穀,例如大麥、小麥、蕎麥、玉米等等,今期接介紹另一種五穀,名叫粳米。粳字讀音為「庚」,所謂粳米,就是我們日常食用的白米。傳統而言,黏者糯,不黏者為粳。糯者懦也,軟的意思;粳者硬也,質地較硬。端午節快到了,我們就快可以吃到米或糯米。粳米與米,都屬白米,粳米比較粗短,米則較修長,米屬於早稻,粳米屬於晚稻。早稻約每年六月收割,晚稻則在十月收成。

白粥
材料:白米一撮
製法:洗淨後加水,煮成稀粥,候冷而食
功效:止瀉

中醫認為粳米功效是補中益氣,用於脾胃虛弱之證。當病人身體虛弱,中醫會建議其食粥,原因是粳米能補益胃氣。大眾市民普遍對中醫中藥有誤解,認為中藥沒有副作,這個觀念不正確。中醫治病,是用藥物、食物偏性,去糾正人體的偏勝,從而恢復健康。例如人體發熱,中醫處方寒涼藥物或食物,例如石膏、知母、綠豆、苦瓜等,去糾正偏熱體質。與此同時,中醫恐怕偏寒的藥物或食物,會傷害人體正氣,又會在處方中加進保護脾胃的東西,例如粳米。這種概念,叫做先安未受邪之地,正是這種造法,令市民誤解了中藥沒有副作用。

白虎湯是中醫最常用的退熱處方,組成是石膏、知母、甘草與粳米。石膏大寒、知母微寒,性質屬陰,會傷害身體陽氣。有見及此,我們會在處方中加進粳米及甘草,目的在保護脾胃陽氣,免受陰氣所傷。據此可體會到中醫是在治人,並非治病。處處防範與保護,避免藥物為身體帶來傷害,

宋代一個名叫錢乙的小兒科專科醫生,偷天換日,用上述概念,創製了一條醫治肺有積熱的方劑,名為瀉白散,組成藥物是桑白皮、地骨皮、甘草與粳米。除了換掉了白虎湯的石膏、知母兩味藥外,餘者不變,這就是善借鏡的成功典範,所謂師其意而不用其方。

醫風寒感冒的時候,我們常囑咐病人,飲完桂枝湯後,再食一碗熱粥,目的有二,其一是讓白粥保護胃氣,其二是借助熱力發汗,令邪有出路,感冒汗出而解。白粥還有一個妙用,如果冷服的話,會有止瀉功效。例如服完大承氣湯,大便已行,目的已達,服一碗冷白粥,令其止瀉,免致胃氣受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