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應該是早餐中絕對不能少的食物。
雞蛋,應該是早餐中絕對不能少的食物。
1.雞蛋更耐餓。雞蛋比麵包、饅頭、穀物片等更耐餓。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為你持續平穩提供能量,讓你肚子飽的時間更長。
2.雞蛋説明減肥。研究證明,早餐吃雞蛋的人,比吃餅的人更容易減輕體重。
3.雞蛋是蛋白質的絕佳來源。雞蛋的蛋白質中含有人體的所有必需氨基酸,是最全面的蛋白質。
4.雞蛋性能價格比高。與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材相比,比如培根、牛肉,就算是價格不便宜的土雞蛋,性能價格比也要高得多。
5.一隻雞蛋不會讓你的膽固醇升高。雞蛋的確有一定量的膽固醇,但是,雞蛋中也有説明降低膽固醇的成分。只要保證吃雞蛋的數量控制在每天一隻,並不會因此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
6.雞蛋有益大腦發育和記憶力。蛋黃中豐富的膽鹼成分,能促進大腦發育,有益大腦功能。同時,膽鹼對提高記憶力、反應力都很有説明。
7.雞蛋保護視力。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説明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它們同時有助於減少患老年白內障的風險。
雞蛋快速烹調法
上班族早上時間緊迫,下面為大家介紹三種快速、簡便烹調雞蛋的方法。
1. 提前煮好蛋。可以頭天晚上提前煮好雞蛋,第二天早上熱一下就能吃了。
2. 煎雞蛋。小鍋預熱一分鐘左右,加一點油,打蛋入鍋,煎二分鐘左右,待蛋白略熟,加菠菜和黑胡椒即可。
-----------------------------------------------------------------------
長時間工作
易導致抑鬱
面對現在工作的競爭壓力,讓很多人不得不加班加點的努力工作。長時間的工作讓很多職場人出現心理疲勞等症狀,嚴重影響著工作效率。
英國和芬蘭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平均上班11小時的民眾得憂鬱症機率,是每天工作7、8小時公務員的2.5倍,其中又以女性、年輕人、低薪者為主。
接受調查的2千多名公務員年齡介於35歲至55歲之間,任職工作、薪資水準以及工作時間皆不相同。在對他們進行6年追蹤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婚姻狀況和工作壓力程度外,加班和憂鬱症間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工作調查問卷顯示,66名受訪者表示曾經歷憂鬱時期,約占總人數的3.1%;但若長時間工作者是享高薪、具挑戰性工作的男性,罹患憂鬱症比例較低。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因高收入能緩和心中憂鬱情緒,且有來自下屬的支援。從事高薪職業的女性患憂鬱症的概率較高,因為除了工作以外,她們可能還要承擔其他多種責任,當必須兼顧工作和家庭、財務的雙重問題時,得到憂鬱症機率的可能性也更大。
研究員斯蒂芬教授說:「超長時間工作可能會使工作效率下降,而這些長時間工作的人也有必要考慮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這種情況可能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壓力。”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對「長時間工作易導致抑鬱」的介紹,希望職場人士能夠學會愛惜自己,注意勞逸結合,才能避免抑鬱發生。
-----------------------------------------------------------------------
已婚或同居女性
患心理疾病的幾率低
人們一直認為,結婚那天是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時刻。現在,這種積極的效果很可能會持續到幾年之後。結了婚的女人相對於單身女性或同居女性來說不容易患抑鬱症。
研究人員還發現結婚後懷孕的女性比那些同居的女性要少患產後抑鬱症。該研究有6000名女性參加,目的是為了調查婚姻的風險和益處。結果發現那些只是和伴侶同居而不是嫁給他們的女性更有可能遭受家庭暴力或濫用藥物。同居的時間越短,這種風險就越高。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負責人馬賽諾·烏爾基亞說:「在已婚女性中我們沒有發現這種模式。不管與她們的配偶一起生活的時間多長,她們經歷的心理問題也更少。」
研究發現,10.6%的已婚女性患有產後抑鬱症,而在同居女性和單身女性中,這個數位分別上升到20%和35%。最重要的是,這個數位在孩子出生前離婚或分居的女性中更是達到67%。烏爾基亞說:「研究顯示的是,那些有著婚姻承諾的人可能有一些使其不同于他人的特徵,而那些特徵對心理社會福祉起到了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