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的天氣讓人感覺不到涼意,但其實秋天已靜悄悄來了。在飲食上我們也要針對秋天有所改變,特別是女人,秋天來了皮膚容易乾燥,吃什麼東西能養顏呢?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陳瑞芳教授介紹,因為秋天比較燥,不僅會讓皮膚乾燥,而且最容易傷肺,因此,陳主任推薦各位女士朋友,秋天可多吃些清潤養陰潤燥的食物,像沙參、麥冬、玉竹、百合、芝麻、蜂蜜、銀耳等。若想養顏效果更好,不妨來點燕窩,燕窩不僅潤肺滋陰,而且是女士美顏的最佳食品。
銀耳糖水 - 助睡眠
陳主任說,由於氣候問題,有些人會睡眠不好,不少女士還會出現黑眼圈,如果不想第二天頂著熊貓眼去上班,建議睡眠不好的女士喝銀耳百合燉冰糖。
銀耳百合燉冰糖(一人量)
材料:銀耳15g、百合15g、冰糖少量
做法:先將銀耳用水泡兩個小時,將其泡發。再將所有材料一起燉1個半小時即可。
玉竹煲粥 - 解便秘
秋季乾燥,容易便秘,一便秘,小肚腩就出來了。陳主任推薦出現便秘情況的女士可以吃玉竹煲粥。
玉竹煲粥(一人量)
材料:玉竹30g、米50g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進煲中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
木瓜雪蛤 - 可養顏
對於一些愛美的女士,陳主任提出秋季可以吃些木瓜雪蛤燉冰糖,既滋潤又養顏。
木瓜雪蛤燉冰糖
材料:木瓜半個、雪蛤5g、冰糖少許
做法: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剪去乾雪蛤的黑頭,洗淨;接著發雪蛤,在高壓鍋內放適量清水和幾片生薑,將雪蛤放入,等高壓鍋冒汽後再煮幾分鐘;將雪蛤、木瓜和適量冰糖放入鍋中煮開,其間加少量冷水攪拌,再文火燜5分鐘即可。
胡蘿蔔蘋果汁
材料:胡蘿蔔3根、蘋果1個、生薑1片、檸檬1個。
做法:胡蘿蔔、蘋果洗乾淨,帶皮切成小塊,生薑和檸檬要去皮,加入100毫升水,一起打成蔬果汁。可以適量加幾滴亞麻油。
功效:胡蘿蔔和蘋果對提高通便能力和美容養顏都大有#明,加點生薑可以對抗胃寒,使得腸胃沒有那麼寒涼。
鱈魚百合燉冰糖
材料:鱈魚500克、百合50克、冰糖15克。
做法:把百合洗淨泡開後,加入其他材料一起燉1小時。對大便稀爛的人群,加入紅棗和蓮子各15克一起燉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適合易失眠的人群。
------------------
舌下暗藏著疾病的風險
關注舌頭提早知道疾病
舌頭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可以告訴我們身體的哪個方面出現了問題,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舌頭,關注自己舌頭的變化,提早知道疾病的發生。
通過對舌色的觀察,我們可以瞭解體內的寒熱情況,以及氣血運行的通暢程度,而通過對舌形的觀察,則可以瞭解機體的內在環境。舌形,指舌的外表形狀,常見的有胖瘦、老嫩、脹癟以及某些特殊的病態。
裂紋舌
就是舌面上有深淺不一、多少不等、各種形態的裂紋,稱為裂紋舌。多數是疾病耗傷體內氣血津液、臟腑精氣不能滋養舌體而導致裂紋的出現。但部分正常的人也會出現裂紋舌,我們不能一看到裂紋舌就認為是精氣耗損,關鍵還是要結合人體的整體情況來加以考慮。
胖大舌
就是舌體比正常大,伸舌滿口,望之水分充盈的,稱為胖大舌。因舌體形大,舌的兩邊與牙齒接觸處常被牙齒的擠壓而形成齒痕,也稱為「齒痕舌」。胖大舌和齒痕舌都是舌體水分過多所致,而舌水分過多,又系體內水濕過度積聚引起的,所以出現胖大舌和齒痕舌,就意味著體內存有水濕停驟的病理現象。
老舌
舌質紋理粗糙缺乏潤澤,形狀堅實蒼老稱為老舌。老舌在中醫上一般代表實證。
嫩舌
舌質紋理細膩水分較多,形狀浮胖嬌嫩稱為嫩舌。嫩舌在中醫上一般是主虛證。
舌質赤紅
若是舌頭整個看起來非常的紅,則表示體內積熱過多,而處於水分不足的狀態,往往伴隨著頭部或全身發熱的症狀。能量過剩而使得心臟亢奮或是肺部感染所引起的實熱,都會使得舌尖變紅。
舌質蒼白
舌尖過白則表示血液不足,也就是有貧血的傾向,並且同時伴有容易出現疲勞、站立時出現暈眩、心慌等症狀。另外,當體溫過低時,比如寒冷,也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使舌頭泛自,則要注意區分。
舌頭髮紫
是血液過於濃稠的表現。當人體血液中含有大量陳舊廢物、體內水分不足,或是患高血脂症時,會使血液的黏稠度上升而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舌頭出現紫紺色的反應。舌頭偏紫的人,通常會有肩膀僵硬、腰痛、痛經等症狀。舌頭如果出現紫色斑點,則表示身體某處的血管遭到阻塞,使得血液循環不順暢。
舌苔肥厚
幾乎看不到舌頭表面,有可能是飲食過量等因素引起的腸胃功能不良而造成的。此外,在發生重大疾病的時候,舌苔也會增厚。那種舌苔薄到幾乎看不見的情況時,也預示著身體虛弱或是過敏體質。
-----------------
中藥煎煮有區別
特殊藥物 特殊要求
在門診藥房經常會遇到患者諮詢先煎藥、後下藥、包煎藥是什麼概念?它和其他藥的煎煮有什麼區別?清代名醫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所論,「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於此」。在煎煮方劑時,一般藥物可以共煎,但是有些特殊性質的藥物,在煎煮時間和方法上有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先煎、後下、包煎、單煎、烊化、沖服、泡服及去渣煎服等。
先煎
貝殼類、礦石類、動物角甲類等藥材,因質地堅實,應打碎先煎,煮沸後20min左右再加其他藥材。
主要有以下品種:蛤殼、珍珠母、瓦楞子、煆磁石、代赭石、生石膏、牡蠣、龍骨、醋龜甲、醋鱉甲等。
後下
氣味芳香、含揮發油成分的飲片,宜在其他藥即將煎好時放入,煎煮5分鐘左右即可,以防有效成分揮發。
主要有以下品種:砂仁、薄荷、豆蔻、沉香、青蒿、香薷等;如取大黃瀉下功能時,一般煎15分鐘即可;鉤藤、苦杏仁、徐長卿入煎後煎10-15分鐘即可。
包煎
將藥用薄布包好再放入鍋內煎煮,花粉等微小飲片、較細且含澱粉粘液質較多的飲片、有絨毛對喉嚨有刺激性的飲片均宜包煎。
主要有以下品種:蒲黃、滑石粉、蛤殼粉、車前子、兒茶、海金沙、辛夷、旋複花等。
單煎
某些貴重藥材,為了防止有效成分被其他藥渣吸收,故應單煎取汁,再將其藥渣併入群藥同煎,再將兩次藥汁混合,也可以單獨服用。
主要有以下品種:人參片、西洋參、紅參、水牛角等。
烊化
膠類、蜜膏類、黏性較大且易溶解的中藥不宜與群藥同煎,可將此類藥置於已煎好的藥液中加熱溶化後一起服用。
主要有以下品種:阿膠、蜂蜜、鹿角膠、龜甲膠等。
沖服
某些芳香或貴重中藥,不宜加熱煎煮的,應研成粉末,用藥汁或溫開水沖服。
主要有以下品種:麝香、牛黃、琥珀、三七、紫河車等。
泡服
又稱焗服,指有效成分易於溶於水或久煎易破壞藥效的藥物,將其加入熱的藥汁裡浸泡或用開水泡。
主要有以下品種:膨大海、肉桂等。
去渣再煎
使藥性更加醇和、藥湯之量更少,減少湯液對腸道的刺激性,避免停飲致嘔。
主要有以下品種: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等。
有毒中藥飲片的煎煮方法
淡附片、制川烏、制草烏應先煎、久煎。其有毒成分為雙酯型烏頭堿,通過長時間的加熱分解成毒性相對較低的單酯型烏頭堿,因為毒性較大,因此在煎煮過程中以口嘗無麻為標準。
注意:無論是何種煎藥方法,煎藥前必須浸泡20-30分鐘再煎煮,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且浸泡不宜用熱水,以免藥材組織細胞內的蛋白質遇熱凝固而不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