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坐便車遇到這種司機】女乘客感震驚困惑
(2025/4/14)
【明報專訊】多市的一名女生通過手機上的共享車預約軟件「來福車」(Lyft)與好友聊天,卻沒想到駕駛共享車的司機偷偷錄音,還將錄下的內容用手機短信發給這位女生,給她造成極大的恐慌。
阿胡佳(Anvi Ahuja,圖)在上個月搭乘一輛「來福車」,從朋友家返回自己的住所後,很快收到一條來自陌生號碼的手機短信,內容竟然是她搭車時通過「來福車」軟件與室友的對話。
當時阿胡佳就開始猜想,到底是誰竊取了這些資訊?「司機沒有告訴我們可能會被錄音。」
她給發短信的人回撥電話,卻只聽見語音提示說:「我們無法接通您的電話,因為您的司機現在無法接通。」
阿胡佳當晚就致電「來福車」查問,對方一名客服稱,這是該共乘公司正在試行的服務。但大約一周後,「來福車」公司的安全團隊給阿胡佳發去電子郵件稱,是駕車的司機在未經乘客同意的情況下錄下她的聲音,並表示已對司機採取「適當行動」。
阿胡佳表示:「這些共享車平台都是大公司,大家乘坐時往往有很多敏感的對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安全。而在現實世界中,沒有任何東西是安全的了,這對我來說真的很奇怪和不舒服。」
媒體介入報道之後,「來福車」向阿胡佳致電解釋,公司正在進行一項試驗計劃,對一些乘客進行錄音,錄音的文本將發送給共享車平台,以便在出現安全問題時作為參考。
而「來福車」卻向媒體聲稱,該平台公司在美國部分市場有一個應用程序內錄音的試點,有「嚴格的選擇協議」,但阿胡佳的這次遭遇,與該試點計劃或「來福車」正在測試的任何其他功能無關。
「安全是來福車的基本原則,我們非常重視此次事件,並會調查違反服務條款和隱私權的行為並採取行動。我們可以確認,該短信是透過一個被遮蔽的號碼發送的,而當事司機也無法取得乘客的個人手機號碼。」
「來福車」的隱私權政策稱,該公司「與第三方合作,在不與對方分享任何一方實際電話號碼的情況下,為乘客和司機之間的通話和短信提供便利。該公司的錄音設備政策禁止在未事先獲得他人明確同意的情況下錄音。」
雖然共享車平台拒絕提供進一步細節,但看來這條簡訊極有可能是來自司機,透過「來福車」軟件發送。
加拿大的《個人資訊保護與電子文件法》(PIPEDA)為像「來福車」這樣的企業如何收集、使用或披露客戶的個人資訊制定了基本規則,要求企業必須先獲得知情同意。
加拿大公民自由協會的隱私、技術與監視計畫主任Anaïs Bussières McNicoll表示:「乘客不僅要被告知,他們將要被錄音,還要被告知,他們被錄音的具體目的。公司必須取得乘客有意義的同意、知情的同意,這包括具體說明如何收集資料、如何使用、保留多久以及如何銷毀。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