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多市公校教育局討論學生家長捐款應投到那處】意見紛紜莫衷一是
(2025/4/12)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討論學生家長捐款應否把小部分,作為教育局可自由撥調經費。

部分學生家長對於教育局計劃共享募款激烈反對。

教委會主席尼坦·尚(Neethan Shan)點出核心問題,癥結在於省級教育撥款不足,迫使越來越多學校為基本需求募款。這場辯論終究映照出公共教育資源分配的深層矛盾。

關於學校是否應提撥少部分募款,資助其他學校的提案,已成為爭議性議題。

TDSB將於周三討論後表決。

教育局職員建議提撥1%募款(比例或會調整),若通過,這將創加拿大先例,強制要求各校貢獻部分募款至共享基金。

部分家長批評此舉將增加行政成本,導致捐款意願降低。

職業是軟體工程師、育有4名子女父親吳傑森(Jason Ng)表示,雖認同互助理念,但反對強制執行。

他認為,這不是資源的有效運用。

他表示,若實施強制共享,將改捐實物而非現金。

他又說,捐款人希望自主決定金錢用途,剝奪選擇權只會降低捐款意願。

2023年TDSB的問卷調查顯示,323份回覆中54%支持設立共同基金,但60%認為應採自願捐贈,僅30%支持強制執行(10%無意見)。

最新數據顯示,2022-2023學年TDSB各校自籌資金總計3,500萬元(含募款、外部慈善金、校外教學費等),但分布極度不均:例如埃托比科克藝術中學(Etobicoke School of the Arts)自籌69萬元,而謝帕德公立小學(Sheppard Public School)僅募得2957元。

基拉·奇昂(Kiera Chion)的孩子就讀的學校位於多倫多奧克伍德村(Oakwood Village)。該校年度園遊會是一場豪華盛事。企業贊助商慷慨解囊,換取活動日的品牌曝光機會。現場有充氣城堡供孩子玩樂,有時當地房屋中介還會贊助冰淇淋車免費發送冷飲。這場為期一天的活動往往能籌集超過2.5萬元。

這些資金用途廣泛,支付八年級畢業旅行、支援「科學家走進校園」計劃、資助學業成就輔導計劃,甚至為體育賽事購置印有校徽的帳篷。這所學校位於快速中產階級化的社區,家長人脈廣闊,募款能力較貧困社區學校無法企及的優勢。

奇昂支持將校務委員會募得的部分款項用於協助其他學校,此刻有集體責任,要為周遭所有人伸出援手。

大學講師、八年級雙胞胎母親阿芙莎內·沙薩瓦爾(Afsaneh Shahsavar)反對強制共享,各校本身就有經濟困難的家庭,募款應優先幫助他們。

教委雪莉·拉辛(Shelley Laskin)支持自願制,她說,家長募款不該成為教育局的預算項目,強制共享無法真正平衡系統,這是體制責任,不該轉嫁給家長。

持相反立場的委員亞歷克西斯·道森(Alexis Dawson)強調,作為公校委員,職責是宏觀審視決策對全市的影響。

教委阿努·斯里斯坎達拉賈(Anu Sriskandarajah)更指,家長絕不會因須捐出1%就停止募款。她認為此舉將引領文化變革,促使其他教育局跟進。

育有8歲與10歲子女的領導力教練約瑟夫·泰勒(Joseph Taylor)直言,營造讓所有孩子茁壯的環境是共同責任,討論此事本身就很可悲。

他算了一筆帳,若家庭年捐1千元,僅10元會流入共享基金,還不夠多數人一天喝咖啡的花費。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