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加拿大人買國貨】有論者稱知易行難
(2025/2/4)



【明報專訊】在美國悍然宣布對加拿大發動貿易戰之後,愈來愈多的加拿大消費者和公司開始接受「購買加拿大產品」的理念。但專家表示,要想找到百分百的「加拿大產品」並不容易。

總理杜魯多周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原定於周二生效的美國關稅,已暫緩最少30天,但加拿大民眾同仇敵愾的情緒已經被激發。

社交媒體Reddit的一位用戶表示,她已取消了在美國加州的葡萄園內舉行婚禮的計劃,現在正考慮在卑詩省的奧肯那根(Okanagan)葡萄酒產區尋找場地。另一位用戶則表示,已取消訂購Netflix和Disney+的影視服務。

如今Reddit、TikTok、Facebook、Instagram和X等社交媒體網站,不斷湧現加拿大人分享如何購買加拿大貨品的內容,大家在團結一致地抵制美國產品。

但由於加美兩國經濟高度一體化,「購買加拿大產品」這一概念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首先「加拿大產品」(Product of Canada)和「加拿大製造」(Made in Canada)就有一些不同。

根據加拿大競爭局的規定,要被稱為「加拿大產品」,至少98%的直接生產成本或制造成本必須發生在加拿大;而「加拿大制造」則是指含有51%以上加拿大成分的產品。

數碼營銷專家洛博(Dylan Lobo)表示,「購買加拿大產品」意味著這個產品是在加拿大生產,至於生產商既可以是加拿大人,也可以是外資持有。

洛博經營的MadeinCA.ca網站,匯總並列出在加拿大製造或生產的產品和服務,過去幾天,有數以千計的廠商向這個網站「毛遂自薦」,說自己是加拿大產品。

另一個提供加拿大產品和服務建議的網站是www.canadianmadeproducts.ca。

加拿大零售委員會主席布里斯布瓦(Diane Brisebois)表示,加拿大產品可能部分在加拿大制造、組裝或包裝,但某些部件可能在美國制造,這是因為加、美是一個一體化的經濟體,你中有我、難分你我的情況很普遍,很多產品無法做到100%在加拿大製造或生產。

洛博表示,與大型連鎖超市相比,本地的雜貨店、肉店、農貿市場和其他小型企業,往往有更多的加拿大產品,因為它們更容易接觸到社區內的制造商。「如果你真的想支持本地經濟,這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你把錢花在本地企業上,而不是大型連鎖店,你的錢肯定會流向本地經濟。」

加拿大獨立商業聯盟的一項研究顯示,當你在本地購買商品時,每筆銷售的66仙會留在購買商品的社區,而如果你從網購巨頭或大型商店購買,社區受益的金額僅為11仙。

聯盟主席凱利(Dan Kelly)表示,就算是小零售商,也不免銷售美國製造的商品。「那麼問題來了。是在美國公司沃爾瑪超市購買加拿大製造的產品更好,還是在小型加拿大零售商處購買美國貨更好?如果是後者,顧客的錢會更多留在當地社區。這將是每個加拿大人必須做出的決定。」

有獨立雜貨店已開始在貨架上清晰標注國內產品。加拿大超市連鎖店Loblaw Companies Ltd.上周末宣布,將確保更多在加拿大種植和制造的食品供應。此外還將考慮從同樣面臨關稅的墨西哥采購。

加拿大電子商務公司Shopify表示,將通過網站和應用程序的新功能,鼓勵顧客購買加拿大產品。

連鎖超市Sobeys的母公司Empire Company Limited表示,它已經傾向於在全國範圍內的商店中展示本地產品。

加拿大零售委員會的布里斯布瓦表示,選擇在加拿大境內旅行而不是去美國旅行,將產生巨大影響,因為美國是許多加拿大人的首選旅遊目的地。

洛博則鼓勵喜愛國際品牌的加拿大人嘗試本地品牌。「你可能會喜歡它,如果不喜歡,你還是可以回到你之前購買的產品。但至少去嘗試購買一件加拿大制造的產品。我認為這非常重要。」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