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福特頭戴的「加拿大非賣品」棒球帽後面的故事】原來還有這一些
(2025/1/24)
【明報專訊】福特頭戴的「加拿大非賣品」棒球帽(圖)現已售出5萬頂,但當製造商想加大生產時,卻面對重重困難。
這正反映出加拿大面對世界各地競爭,部分原來的興盛行業現今已走向式微。
穆尼(Liam Mooney) 和科克倫(Emma Cochrane) 設計該頂棒球帽,旨在抵禦特朗普要吞併加拿大的想法,但二人意識到現今生產一頂完全是加拿大製造的棒球帽有多麼困難。
聯合創辦人穆尼說,這就像一條蛇試圖吞食一個巨大的保齡球。這就是製造一頂加拿大棒球帽時所經歷的。
在過去的數周裡,兩人聯繫了服裝業的幾家公司尋求幫助,但得到的大多是同一回答,那就是不會在加國從頭到尾生產棒球帽,因為成本太高,而且需求不大。
穆尼和科克倫後來發現,有一批棒球帽是加國製造的,但未有長期解決方案,因此二人要依賴從越南、孟加拉和中國進口的棒球帽和從美國進口的棒球帽,然後再在加拿大進行刺繡。
加拿大整件生產服裝或配件的困難,源於加國紡織業多年來遭受到打擊,本地紡織業在19 世紀失去了大部分服裝製造能力,當時工業家移民到加拿大,並帶入車衣機生產。
多倫多都會大學時裝學副教授納納德爾加多(Henry Navarro Delgado) 表示,在加拿大的大城市開創了服裝業,例如多倫多、滿地可、溫尼辟,到了20世紀80年代,這些行業開始走向海外。
它們之所以離開加拿大,主要是因為其他地方的勞動力、材料、拉鍊、線和紐帶等服裝部件更加便宜。
納德爾加多說,在中國一件T恤的生產成本可能低至1元,具體取決於其複雜程度以及是否有印上圖案。
他說,這裡根本無法做到。
現在,世貿的服裝出口數據顯示,加拿大甚至沒有進入前十名,而中國和歐盟佔據了主導地位。緊隨其後的是孟加拉、越南、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印尼、香港和巴基斯坦。
截至2021年,加拿大排名第6,落後於歐盟、美國、日本、英國和中國。
納德爾加多說,加拿大剩下的許多服裝製造業都與軍人或消防員制服,以及寒冷等極端環境下的服裝有關。
他們使用的大多數物料和配件非完全是加拿大製造的。
他說,例如,牛仔褲上有鈕釘、金屬紐帶、金屬拉鍊,還有用於刺繡的專用線。當廠商拿到這些非常複雜服裝訂單時,幾乎不可能在本地生產這些服裝配件,這根本不可能。
然而,阿爾伯達大學人類生態學系助理教授阿塔曼(Jimil Ataman)表示,許多小公司仍在堅持,通常是透過進口材料,再由加拿大女裁縫組裝和製作服裝。
她說,這推高售價,大多數消費者對價格都感到非常驚訝。
她又說,多年來,一頂棒球帽要花15元才能買到,但事實是,如果在合乎勞工準則的環境下生產這頂棒球帽,完全遵守勞工法,以加拿大的勞力標準,那麼成本價就高很多。
穆尼和科克倫的棒球帽售價為45至55元,而鴨舌帽售價為40元。
穆尼和科克倫知道他們需要一種可以大量生產的模式,但加拿大製造的棒球帽並不普遍,甚至很少有人落單。
科克倫說,從許多供應商那裡聽說,客人很少向他們提出這種要求,因為在海外生產要便宜得多。
當二人繼續在尋找只在加拿大製造的解決方案,他們在多倫多刺繡棒球帽,每天可以生產 1000頂棒球帽。
儘管穆尼承認到達這樣的生產已是不錯,但他和科克倫也感到謙卑,看到如此多的加拿大人團結起來嘗試生產他們的產品。
穆尼說,加拿大人有著共同的團結,當危難之時,人們站在一起。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