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華裔儲物成狂】對人對己都累
(2024/10/30)
【明報專訊】住在渥太華﹑現年82歲的Pat Wong是一個儲物狂。從小到大,她一直難以割舍那些不需要的物品。她有6個塞得滿滿儲物櫃,家裏也堆滿幾十年來所積下來的物品。如今她保留所有這些物品變成她的財務負擔。
她現在不得不出售一間已無法居住的物業,然後將原來存放在該物業內的物品塞進其現居的住處﹑儲物櫃和女兒後院的帳篷。黃的儲物癖不但浪費金錢及時間﹐更影響她的人際關係。
她說﹕「這可能讓我失去丈夫﹐至少我的大女是這麼認為。」
在她的兩層小屋內,裝有兒童玩具、書籍和報紙的箱子和儲物盒﹐被高高地堆在牆邊。黃在狹窄的通道間穿行,停下腳步,逐一解釋每一類物品的來歷。
那些報紙被存放起來留待日後閱讀,但新聞已經過時。其他物品如溜冰鞋、鬧鐘、鳥籠隨意散落。一盞燈佔據了浴室的水槽,而廚房的爐灶上堆滿東西,已無法使用。
一些玩具是禮物,本該送給孫輩,或是她曾計劃開讚兒所而囤積。黃還記得自己6歲時因火災失去的玩具。
儘管家中物品已堆積如山,但黃仍會被舊貨店的便宜貨吸引。
她說﹕「我覺得,如這些東西無法發揮原本的用途,可能還有其他地方可以用得著。本來物盡其用,不浪費﹔可現在我就在浪費自己的錢和時間。」
黃說,她的家幾年前就開始沒有邀請過客人。況且,即使有人來﹐也幾乎沒有地方可坐﹐結果她增添的雜物更多。
她的孩子曾住在這間屋裏,後來由他們的父親照顧。她的孫輩也不來探望。
她說﹕「我也不希望他們看到一個如此雜亂的家。」
她嘗試清理家中雜物時,但很容易分心。有人曾提出幫助她,但她害怕他們會扔掉一些對別人來說微不足道、但對她很重要的東西。例如在她主層的一個櫃子裏存放著她從父親那裏繼承的照片。
渥太華的囤積行為干預專家及《征服雜物:識別、管理與克服囤積策略》一書的合著者伯查爾(Elaine Birchall)表示,愈來愈多人在尋求幫助。
她說﹐並非所有囤積情況都意味著一種失調。只有當一個人因囤積而影響功能時,這才成為一種失調﹐甚至發展為一種障礙。「囤積行為會破壞人際關係,打破信任」。
伯查爾說,儲物狂需要別人幫助改變他們對物品的關係,而不是簡單地丟棄它﹐但這可能需要時間。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