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今日周圍都特別塞車】原來馬路上「路火」有著心理因素
(2024/9/3)



【明報專訊】對於交通道路上越來越多人上演「路火」,有心理專家分析兩個致因,一是不需要負責的心態,二是歸因偏差,將自己的錯誤歸因於情境因素。

辛力加理工學院行為科學和心理學教授卡瓦納(Laura Cavanagh)表示,雖然多倫多警隊和安省省警不會跟蹤查處路火,因為它不屬於犯罪行為,也不違反安省公路交通法案,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它是一個大問題」。

卡瓦納說,「當我們堵在路上不能移動時,我們會感到挫折,我們會認為不能到達目的地,我們會有強烈的失去控制感。我把路火定義為某人因為對駕駛行為不滿而變得言語具攻擊性或身體有暴力傾向,它是一種特定環境下產生的攻擊行為。」

卡瓦納續說,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感到匿名( anonymous)時,他們會覺得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情況在駕駛時比其他情況下表現得更加激進,結果更具攻擊性,「坐在車裡給我們一種匿名和去個性化的感覺,形成我們和其他人之間的一種心理屏障。 這種屏障使駕駛者之間難以理解彼此的意圖,這意味著當我們聽到無害的汽車喇叭聲會被解讀為具有攻擊性」。

卡瓦納接著說,路火存在的另一個心理因素是歸因偏差,人們將自己的錯誤歸因於情境因素,「如果我太晚駛入擁堵的車道,那是因為我不知道那裡的情況,或者我對這些道路不熟悉,但當其他人這樣做時,我們卻傾向於將其歸因於內部因素,所以他這麼做是因為他是個混蛋,他故意為之。」

每天騎單車穿梭於多倫多市中心從事送餐服務的辛格(Kamal Singh)表示,這座城市到處都是粗魯的司機,他們什麼事情都按喇叭,「路火」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經常前往市中心的司機艾米李(Amy Li)也表示,城市裡開車的人越來越憤怒,「特別是在高速路上,你會看到人們如此憤怒地攔住你,突然加速扒頭,這是非常危險」。

教車教練弗洛克拉格(Cory Froklage )表示,他注意到隨著交通狀況惡化,司機的攻擊性會增加,耐心也會減少,「第一次上路時有人攔住你加塞超車,你會懷疑是自己的問題,第二次、第三次再有人攔住你時,你會感到憤怒,選擇與之對抗,絕不讓行」。

為了解決市中心的交通問題,該市在春季推出了交通協管員項目,在主要交通路口有穿著亮黃色背心的交通人員疏導交通,該項目代理主管曼吉拉 (Yusuf Manjra) 表示,「90% 的司機都遵守規則,只有10%人在交通中感到疲憊沮喪易怒。我提醒路火人士,所有道路使用者特別是行人和騎單車者,他們的安全可能會因為你的一時衝動而受到威脅。作為交通執法人員,我們的角色就是為了讓每個人安全更快回家」。

(CBC圖)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