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安省白內障手術近8成公立醫院做】逾下交私人診所更多服務富人
(2024/8/26)
【明報專訊】研究發現,雖然安省政府增加資金支持私人營利性診所承接公共資助的手術,以減輕醫院系統的手術積壓,但是比較富裕階層,低收入省民不太可能在私人診所接受白內障手術。
本周一發表在加拿大醫療協會期刊(CMAJ)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儘管在疫情後的一年半時間裡,私人營利性診所實施的白內障手術量有所增加,但其中給最貧困患者的手術量下降了9%,而給最富有患者的手術量上升了 22%。
研究報告作者、皇后大學眼科學系外科醫生、ICES 科學家坎貝爾博士(Dr. Robert Campbell )說,「研究的結出乎意料,增加私人診所的手術資金目的是為了增加所有省民的平等機會,但社會經濟地位較高和較低的人在私人手術中心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機會差距卻在擴大。 重要是要弄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所有患者無論收入水平如何,都應該有相同的機會接受公共資助的手術,無論是在醫院還是私人診所。」
為了減輕疫情後醫院系統積壓的大量手術,安省政府把公共資助的白內障、關節替換等簡單性手術擴大到私人營利性診所,然而批評者指出,此舉導致公立系統的護士醫生等醫護人員流失,加劇了公立醫療資源緊張。
安省衛生廳發言人阿達莫(Alexandra Adamo)回應表示,省府正在通過進一步利用社區手術和診療中心等私人醫療單位來消除醫院系統的手術積壓,並改善患者接受公共資助的手術和診療程序,「我們的計劃正在生效,去年4月到12月,有近1.8萬省民透過社區診所和診療中心進行了白內障手術,其中6000人是在新開業的社區診所完成。」
坎貝爾的研究發現,從2017年1月到2022年3月間共實施了935,729例白內障手術,其中81%在公立醫院,剩下的在私人診所。從2020年9月到2022年3月間,在省府增加了私人診所的醫療資金後,私人診所實施的白內障手術量大幅增加了50%。然而在研究期內,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省民(23%)比較最低社會經濟地區的人口(14%)更多地接受私人診所。
多倫多大學醫療系助理教授、家庭醫生雷澤(Dr. Danyaal Raza)說,「這項研究表明,人們前往私人診所進行白內障手術的數量比我們預期的要少,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最富有的人群,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在生活中苦苦掙扎的人都被拋在了後面。」
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 醫療保健系統和政策研究員兼職教授帕爾默(Karen S. Palmer) 表示,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把公共資助的手術擴大到私人營利性醫療單位,也不是解決公立醫院手術積壓、患者更容易接近醫療資源的「靈丹妙藥」。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