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究竟有沒有】安省塑料瓶按金制度
(2024/7/15)



【明報專訊】安省的塑料瓶、易拉罐、硬紙盒等非酒精飲料的包裝容器的回收率是加拿大各省中最低的,每年有數十億個此類容器進入垃圾場。去年6月省府成了一個押金返還系統工作組,推進安省此類容器的可回收工作。然而今年7月省府迫於大型零售商店的壓力,取消了工作組,使建立押金返還系統的計劃擱置。

工作組成員由飲料生產企業、零售業、廢品處理以及政府環保組織代表組成,成立一年來研究如何建立運營押金返還系統,實現金融上可持續性,使得消費者丟棄的非酒精類飲料的包裝容器不在進入藍色垃圾箱,而是像酒精飲料一樣實現單獨回收。該系統已經在加國其他8省和安省酒類零售系統實施。

然而今年7月4日就在人們廣泛關注正在進行的安省酒鋪(LCBO)罷工同時,安省政府突然宣佈取消工作組,暫停押金返還系統計劃。對此零售企業表示歡迎,而飲料生產和環保組織表達不滿。非牟利團體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Defence)副總裁沃利斯( Ashley Wallis)說, 「這是一個巨大的退步,突然解散工作組而且放棄押金返還計劃,顯然是政府屈從於大型連鎖超市的壓力。這些大公司從售賣飲料中賺取了大量利潤,卻拒絕參加計劃,實際上是破壞環保,它們應該感到羞恥!」

旗下會員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加拿大飲料協會( Canadian Beverage Association,CBA)主席Krista Scaldwell說,「非常令人驚訝和令人失望,我們已經投入一年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政府卻在沒有咨詢情況下立即叫停。顯然是那些大型零售商遊說政府的結果。」

加拿大零售協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發言人Michelle Wasylyshen則表示,「我們完全支持政府的決定,因為這能避免增加顧客的成本。至今CBA已兩次提出解決方案,要求顧客支付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公司的飲料瓶回收費用,這對我們來說不太合適。」

安省每年有超過50億個用過的飲料罐、塑料瓶和軟包裝需要處置,誰來支付這筆涉及數億元的費用。現行的運營方式是:飲料生產公司根據其產生的廢料量向管理部門的回收計劃支付費用,被稱為生產者延伸責任,它激勵公司減少包裝廢物並提高回收率,否則公司必然將這些費用作為經營成本來吸收或轉嫁給消費者。

安省前環境廳長皮西尼(David Piccini)早前表示,政府去年啟動押金返還系統時,將「讓消費者能夠在返還用過的飲料容器時獲得退款」,然而現任廳長汗金(Andrea Khanjin) 宣佈取消押金返還計劃時表示, 「經過與利益相關方的廣泛協商,我們明確表示,建立一個新的、強制性的押金返還系統將為小企業和家庭增加大量成本。如果生產商和零售商希望合作實施一個既具有成本效益又可以提高回收率的系統,我們表示歡迎,但在當前生活成本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我們無法支持增加成本。」

本周一,CBA 發布了一份委託顧問撰寫的報告,其結論包括對瓶裝和罐裝產品收取10仙的押金退款是安省實現可回收目標的最有效方式。該報告研究了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押金返還系統,建議允許消費者將空酒精和非酒精的飲料包裝容器退回到大中型雜貨店、中央倉庫和啤酒店。報告表示,該系統每年的運營成本為 1.9 億元,可以透過生產商提供資金。

Michelle Wasylyshen反對這一報告說,「如果這樣的系統到位,在當前可負擔性危機期間,省民將被迫為瓶裝水或果汁盒等所有飲料容器支付大約10仙的押金。」

代表非連鎖雜貨店的加拿大獨立雜貨商聯盟(CFIG)副主席 Gary Sands 回應說,「我們強烈反對我們有空間或有能力將這些髒容器帶回商店的想法。要了解獨立雜貨店的處境,它們的空間狹小,利潤更小。」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