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後疫復正有餐館業者倡改變小費文化】這需要政府干預
(2024/7/6)



【明報專訊】對於疫情後商業服務的小費幅度大幅增加,有餐館業表示改變小費文化需要政府干預。

多倫多市民Teagan Batista表示,過去她去餐館消費給小費佔其消費額的12%到15%,現今普遍增加到18%到20%,「我理解商家做生意不容易,但我們消費者同樣面對生活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我已經為我的消費買單,卻還要額外支付一筆小費,這令我感到不舒服。」

多倫多都市大學 (TMU) 酒店與旅遊研究所所長史密斯 (Wayne Smith)教授 表示,「無論服務水平如何,小費文化再次為人們所關注,我認為不久將來人們會看到有小費的服務和無小費服務兩個部分。美國的餐館業已開始將其用餐空間分為兩部分,其中無小費的服務區接受最低限度服務,以換取更便宜的帳單。 另外,由於平板電腦和機器人的應用,人們的訂單可以不需要人工服務,因此我認為市場適應我們所知的小費改革模式只是時間問題,給不給小費的控制權重新交到客戶手中」。

安省餐館酒店協會(ORHM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埃萊尼斯(Tony Elenis) 表示,他們鼓勵會員盡可能採用不給小費的模式,但這種模式通常涉及提高價格來支付上漲的工資和福利,經濟上不可行,「沒有僱主願意冒險(取消小費),這就是問題所在」。此外,除了最低工資之外能提供小費的企業在招募員工時更具競爭力。

埃萊尼斯還表示,如果政府想要實現公平競爭,可以扭轉2022年的一項政策,該政策使酒水服務員有資格獲得最低工資,這將有助於消除獲得小費的服務員和不能獲得小費的支持員工之間的緊張關係。

在Roncesvalles Village社區經營一間Barque Smokehouse餐廳的奈恩斯坦 (David Neinstein)表示,兩年前他提高了價格,以消除給小費的壓力,並確保員工有穩定和公平的收入,「小費變成補貼工資的一種方式,從僱主角度看這是不公平的。」

不過奈恩斯坦也承認,這樣做並不容易,特別是在疫情後高通脹的背景下,「當我們交出信用卡終端給顧客,提示需要支付小費時,人們的臉上看到明顯的不悅。我認為從根本上解決小費問題,政府應該提高餐營服務業的最低工資最少每小時20元。」

安省勞工、移民培訓及技能發展廳一名發言人回應表示,省府將繼續採取大膽措施支持服務業工人,為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而苦苦掙扎的省民降低成本。同時他也認為小企業在沒有政府支持情況下承擔如此巨大的風險是不現實的。

史密斯教授還表示,在小費文化改變之前,人們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小費標準。

TMU學生Nakeiro Ayudo則表示,只要有可能她會盡量給小費,但有時也選擇不給小費,「我覺得我和其他普通消費者一樣,沒有責任去填補這一空白」。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