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原本可預防醫療傷害一年16.8萬宗】這裡就有一例針頭留產婦脊椎
(2024/6/10)



【明報專訊】皮爾區博爾頓(Bolton)的一位孕婦,去到位於烈治文山市的麥建士醫院分娩,結果麻醉師不慎將一根足足4厘米長的斷落針頭遺留在產婦的脊椎內,直到十多年後才被發現。如今針頭在病人體內「安營扎寨」,醫生已經不敢動手術將其取出,擔心會有嚴重後果。同時醫療系統或明或暗的阻撓,令病人始終無法找到應負責醫生的身分。

這位倒霉的母親名叫伊波利托(Giovanna Ippolito),她已經忍受了十多年的肩膀和右腿的劇烈疼痛,直到6年前她去拍攝X光片時才發現,脊椎內居然有一根遺落的針頭。而且因為針頭所在的位置,再加上針頭與周圍的神經和肌肉緊密結合,貿然取出的話,可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伊波托利的病歷中沒有關於這根斷針的記錄,因此甚至不清楚這根斷針是何時留下的。病人自己回憶稱,她的背部只扎過2次針,一次是2002年她生兒子的時候,另一次是2004年她生女兒的時候,而且這2次都是在位於烈治文山市的麥健士醫院內進行。

早在2020年,CBC電視台就已經報道了伊波利托的故事。從那時起,她幾乎用盡了醫療系統所能提供的所有投訴途徑,但始終無法找到這宗事故的責任人。

麥健士醫院方面多次表示,那位將斷針留在她的脊柱內的麻醉師,沒有在醫療記錄中留下記錄,因此無法確定是誰的責任。而根據職業和道德行為守則,當醫療失誤造成傷害時,醫生有義務告訴病人。

有專家表示,當事醫生不可能不知道發生斷針掉落的情況,肯定是在故意隱瞞,因此沒有進行記錄。伊波托利表示,麥健士醫院的主管甚至斷然拒絕觀看顯示針頭的X光片,也沒有對她的投訴進行適當調查,明顯是想逃避責任。

加拿大衛生信息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CIHI)統計,去年有近17.5萬名患者在住院期間遭受了原本可預防(potentially preventable)的醫療傷害。而且這一數字在過去3年中還在不斷增加,2022年為16.8萬,前年為15.7萬。

CBC電視台想幫助伊波托利討回公道,但麥健士醫院方面以隱私和保密為由避而不談,實際上,伊波利托已經簽字書面同意,允許媒體查看和公開談論她的病例。

伊波托利還向安省病人監察專員(Patient Ombudsman)尋求幫助,該機構也認為麥健士醫院的病人投訴程序存在「不公平和缺陷」,但卻無權強迫醫院採取任何糾正行動,醫院方面自然也對專員的調查結果聽之任之。

伊波托利又向安省內外科醫生會(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Ontario﹐CPSO)投訴,指控那兩名當時負責她分娩的產科醫生。醫生會安排調查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竟然沒有安排一位獨立專家來鑑定,病人的脊椎里插的是哪種針頭。

因為伊波托利兩次分娩時所用的針頭並不一樣。生兒子時需要硬膜外麻醉和脊柱阻滯,而生女兒時只需要硬膜外麻醉,因此這是2種不同類型的針。一旦針頭的信息可以確定,責任醫生的身分立即就能浮出水面。

但醫生會在2022年5月卻宣布,沒有任何信息表明,病人所接受的治療有任何不恰當之處,理由還是「醫療記錄中並不存在問題」。

今年3月,安省衛生職業上訴和審查委員會(HPARB)斥責醫生會對伊波托利的調查很「不充分」,沒有獲得有關此案的基本信息,責令其重新調查。

在過去的5年中,審查委員會稱已經複查了1747宗醫生會調查過的案例,並將其中的104宗退回重新調查,比例約為6%。

從事醫療事故訴訟的律師斯塔仕( Jeremy Syrtash)表示,患者遭遇的所有信息都掌握在醫療專業人士手中,而後者可能會成為潛在訴訟的被告。為了避免自己有朝一日坐上被告席,他們有可能會去遮掩同行的錯誤,這導致真正的權力失衡,患者可能永遠無法獲得答案。

另外,被患者投訴的醫生可以通過加拿大醫療保護協會(CMPA)獲得免費的法律諮詢,而這些費用大多由納稅人支付。例如伊波利托案中的2名醫生都有法律顧問,伊波托利是在單槍匹馬地與一個系統對抗。

她表示,「自從針頭首次被發現以來,我已經花了將近6年的時間。我會繼續奮鬥,因為我想要答案,我想要改變。我不想讓任何人經歷這些。」

(CBC圖)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