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氣候暖化助長加拿大傳染病蔓延
(2024/5/26)
【明報專訊】鑑於氣候變暖正推動一系列病原體和危險因素向北方擴張邊界,加拿大在過往10年來,萊姆病(Lyme Disease)的病例數量已飆升了超過1,000%。
研究人員還指出,外來蚊種的群體已在安省的部分地區形成,這些蚊種可能潛在攜帶諸如登革熱和黃熱病等疾病。科學家們還擔心,氣候變化將增加與食品污染和溫暖天氣相關的微生物疾病的風險。
安省居民伍德(Justin Wood)曾在15年前感染了萊姆病,他現在安省營運一間私人實驗室, 致力於對蜱蟲進行疾病檢測。
伍德說,他的工作使他能見到很多因萊姆病而「嚴重殘疾」的人士。他說:「這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徵狀可能非常多樣化,但使人非常衰弱。」
聯邦衛生部指出,萊姆病的徵狀包括皮疹、頭痛、嚴重關節疼痛和記憶喪失等。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因心臟感染而導致死亡。
伍德指出,他的實驗室檢測到的伯氏疏螺旋體細菌的數量,在近期每年增加了0.5%至1%。伯氏疏螺旋體是引發萊姆病的細菌。
他說:「這聽起來不是很多,但攜帶這一細菌的黑腿蜱的範圍正在擴大,它們正變得更加活躍,且壽命更長。這意味著每年都會有更多的蜱蟲出生,加拿大的蜱蟲數量將繼續增加。」
黑腿蜱是萊姆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它們隨候鳥向北移動。伍德說,每年春季,隨遷移的候鳥來到加拿大的蜱蟲數量介於5,000萬至1.75億隻。
伍德的上述說法得到了監測數據的證實。根據聯邦政府發表的一份報告,加拿大在2021年錄得3,147宗萊姆病的病例,與2011年的266宗相比,數量劇增。
該份報告寫道:「病例增加的部分原因是氣候變化,導致了黑腿蜱在加拿大中部和東部的數量增加和地理分布範圍擴大。」報告還補充說,加拿大只有約1%的萊姆病病例是在國外感染的。
加拿大的氣候在過往一直成為抵禦很多暖熱氣候疾病入侵的屏障,諸如登革熱、寨卡病毒、瘧疾和黃熱病,這些疾病均是由某些蚊種攜帶的。加拿大公眾衛生局的高級科學評估員吳(Victoria Ng)說,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她說:「隨著氣候的變化,天氣將變得更加潮濕,極端天氣事件也將增多,可能是極端降雨事件,而蚊子需要水才能生存。」
吳還指出,在她居住的安省溫莎市,現有少量的白紋伊蚊,這種蚊子被稱為「虎蚊」,原產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安省公共衛生局曾宣布,在2016年的秋季在溫莎檢測到第一個繁殖的白紋伊蚊群體。 另一種外來物種是原產於非洲的埃及斑蚊,也是首次被檢測到。衛生局在當時預期,這兩個外來物種均無法在安省的冬季存活。
但吳指出,科學家們不僅看到白紋伊蚊在溫莎全年出現,而且還觀察到它們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
她說,這是蚊子種群的一個例子,特別是那些攜帶外來病毒的蚊種,有潛力繼續保持穩定,但也會因氣候變暖而擴大地理分布範圍。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