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新】【短訊釣魚借母愛發虛假信息行騙】慈母損失2500元銀行拒賠
(2024/5/22)
【明報專訊】安省一名母親在上月底不幸淪為手機短訊騙局的受害人,有騙徒假冒她的女兒向她求助,愛女心切的她立即伸出援手,由此而損失了2,500元。
該名母親是艾翟西(Ajax)居民麥金納尼(Erin McInerney),她在今年4月底收到了一則短訊,內容聲稱她女兒的手機壞了,換了新的手機和號碼,但尚未在手機上綁定銀行帳戶。
麥金納尼的「女兒」在短訊中要求母親透過電子轉帳,借給她一些錢,來繳付一些已到期的帳單,她以後會歸還。
麥金納尼說:「我以為是她,我想,她遇到了困難,我要幫助她。我的女兒有一個常用的名字,且拼寫正確,因此,我確信是她。」
然而,就在麥金納尼向女兒電子轉帳了2,500元之後,她沒有收到女兒的任何回覆。當天晚些時候,她決定撥打女兒原來的電話號碼,後者接聽後說一切均好,且完全不知道發短訊求助的事情。麥金納尼方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約有95%的加拿大人擁有智能手機,這正是騙徒針對智能手機發送詐騙短訊的原因,這被稱為「短訊釣魚」(smishing)。
技術分析師利維(Carmi Levy)說,犯罪分子正在社交媒體中搜尋人們的姓名、號碼和地址,以及任何他們可用來度身定造虛假短訊的內容,旨在使短訊看起來更加可信。
他說:「我們都使用短訊,網絡犯罪分子知道這一點,這就是他們為何以我們一直使用的工具來追蹤我們。」
利維強調說,人們永遠不應單單根據收到一則短訊,就向任何人發送金錢或個人信息。
他說:「致電給那個看來是發送短訊的人士,詢問他是否發送了要求金錢的短訊,如果答案是沒有,你知道這就是詐騙的企圖。」
麥金納尼是透過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給騙徒電子轉帳2,500元的,她在被騙後要求皇家銀行退款,但銀行在開展調查後拒絕了她的要求。
皇家銀行的一名發言人在向傳媒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儘管基於保護隱私的理由,我們無法透露該宗個案的具體細節,但我們的決定是基於仔細的重審。我們提醒客戶採取預防措施,確保在轉帳或接收資金時與可靠的來源打交道。」
聲明還寫道:「我們還為客戶提供有關如何保護自己的各種資訊和教育,包括網絡犯罪分子如何取得聯繫。任何人如相信自己是欺詐活動的受害人,應立即向他們的金融機構、警方和加拿大反詐欺中心舉報。」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