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新】【銀行要他簽保密協議】華漢認為要客戶禁言不道德不公平
(2024/5/13)
【明報專訊】加拿大銀行採用簽署保密協議的手法來處理客戶投訴的個案日益增多,但奧克維爾(Oakville)的一名華人客戶在與道明銀行發生爭執後,拒絕簽署保密協議來獲得經濟補償。在他看來,要求客戶禁言是不道德和不公平的。
該名華人客戶名叫崔廣湖(Guanghu Cui,音譯),在奧克維爾經營一間移民顧問公司。當他在今年3月查看自己的道明銀行月結單時,留意到一筆電子轉帳的手續費1.5元。
崔對這筆收費感到驚訝,因為當他在3年前開設他的商業帳戶時,他的理財顧問告訴他,帳戶計劃中包括了每月5次的免費轉帳,他從未超出這一上限。
崔向道明銀行投訴,後者最終表示將退還多收的手續費,並就他的「沮喪和不便」提供經濟補償。但銀行要求他簽署一份保密協議,方能獲得經濟補償。
崔在向道明銀行發出的電郵中說,如果銀行不撤銷禁言令,他不會接受這項提議。
他說:「我被告知這一提議是最終的,沒有談判的空間,要麼接受要麼放棄,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道德的。」
就在崔向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電視節目《公諸於眾》(Go Public) 投訴後,他接到了道明銀行的致歉電話。銀行的一名發言人說,崔關切的議題已被進一步重審,他不再需要簽署保密協議。
當崔詢問道明銀行為何出爾反爾時,該名發言人表示,協議「純粹是為了記錄」。
道明銀行的一名發言人在向電視節目《公諸於眾》發出的一封電郵中說,在這一個案中,銀行相信崔先生不應被要求簽署和解和免責文件。
她不願透露崔當初為何被要求簽署保密協議,但表示這次經歷將被用作「培訓的機會」。
在加拿大,沒有人追蹤保密協議被使用的頻率。這類協議通常是由雙方簽署的,最初旨在保護商業機密或知識產權,但現已發展為一種常用的工具,來讓受冤枉的人保持沉默,包括那些在經濟或職業等方面吃虧,或性侵案的受害人。
「不能被封口」(Can't Buy My Silence)是一個游說團體,致力於推動與濫用保密協議相關的法律改革。根據該團體的估算,在加拿大的民事訴訟和解個案中,有95%涉及了保密協議。這些個案包括了針對糟糕投資建議的訴訟、保險索賠、房地產糾紛、建築施工缺陷和性騷擾等等。
多倫多的人權和就業律師科爾(Jennifer Kohr)說,試圖讓人們對「幾乎所有事情」保持沉默,是令人感到擔憂的。她說:「這遏制了言論自由。」
科爾說,大約20年前,在她的同事中,幾乎沒有人處理過保密協議。但現在,她估計,在與她合作的律師中,有80%至90%的律師表示,他們在法律的很多領域總是看到保密協議。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