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俾貼士已潛移默化】大家已「小費疲勞」
(2024/2/20)



【明報專訊】部分加拿大人對小費感到厭煩,原因之一是因為以前不存在小費的地方現在都向顧客收取小費。

一些人表示,自疫情以來,促使顧客支付更多小費﹐成為常態,原意是想支持本地企業。

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農業食品分析實驗室的高級主管沙勒布瓦(Sylvain Charlebois)表示:「商戶對消費者給小費的期望發生了變化,這給消費者增加更多壓力。」

加拿大獨立商業聯盟(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發言人Dariya Baiguzhiyeva表示,商戶銷售機器提出更高小費選擇﹐原因各不相同。關鍵是過去4年﹐酒吧和餐廳面臨更大的壓力,包括封城、勞動力短缺、消費者需求下降、稅收增加、最低工資和利率上升。

對於被要求支付小費﹐市民各有想法。

在多倫多市一家市場研究公司當副總裁的索倫森(Christine Sorensen)表示,當她付錢複製公寓門卡時,支付機亦提示她給小費﹐讓她感到驚訝。

索倫森﹕「他們在製作門卡前就已經收費了,我感到被迫給小費,因為我擔心如果我不給小費,他們可能會故意搞砸它。」

安省Brantford的格魯爾(Paul Groulx)表示,在某些情況下他不會給小費。他回想起一個例子,當時他在一場青少年甲級冰球比賽期間﹐在場內不設找贖的小食部購買了兩罐可樂。

櫃台的服務員從雪櫃裏拿出兩罐飲料,放在櫃台上,而付款設備上的小費選項從18%開始。但他選擇跳過小費﹐因為他認為8元已足夠購買兩罐飲料了,更何況他可在超市以3.99元買上一打同樣的飲料。

阿省班芙的戴維斯(Jim Davis)說,過去數年﹐「給小費已潛移默化」。一次﹐他在滑雪度假村的自助咖啡廳倒自己的咖啡時,當付款機提示他付小費時,令他感到驚訝。

結果他沒有給小費﹐他覺得如要付小費﹐也應給予幫顧客坐上登山纜車的服務員﹐因為他們幫滑雪人士安全地上下纜車。令他覺得奇怪的是,咖啡店和其他快餐店在提供任何實際服務之前就要求小費。

在溫哥華從事臨時演員理的查德欽(Richard Chin)表示,他最近到訪當地一家獨立的啤酒和葡萄酒舖時﹐簡直令他「小費疲勞」。

他說﹐自己在挑選了幾種精釀啤酒後,便到收銀台付錢,信用卡機的小費選項從15%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基於職員沒有提供服務﹐故他選擇了不給小費。

查德欽表示﹐他到餐館堂食時﹐除非服務非常糟糕,否則絕不會跳過小費。對於外賣訂單,他通常不會給小費,而送貨服務則會得到約15%的小費。

他說﹕「我給多少小費取決於我得到多少服務。」

部分加拿大人對小費感到厭煩,原因之一是因為以前不存在小費的地方現在都向顧客收取小費。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