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加拿大郵務公司虧損逾5億】變賣資產
(2024/1/23)



【明報專訊】加拿大郵務公司正在出售其IT和物流部門。商業專家表示,這家國企在2022年虧損超過5億元,此舉是拯救它的重要第一步。對於這家超大型國企未來的道路,專家們也是眾說紛紜。

渥太華卡爾頓大學商業教授李(Ian Lee)在研究加拿大郵務公司的衰敗史。他表示,「加拿大郵務公司正在我們眼前消亡。他們開始重組,終於開始面對現實。」

上周加拿大郵務公司宣布,將其內部IT業務Innovapost出售給德勤加拿大公司(Deloitte Canada)。作為外包交易的一部分,加拿大郵務公司將只保留一支IT領導團隊,而Innovapost的750名員工中的大部分將被德勤吸收。

加拿大郵務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確定當前的共享服務模式,無法提供當今和未來競爭所需的速度和敏捷性。」

在此消息發布的一周前,加拿大郵務公司還表示將出售其擁有3千名員工的物流公司。

加拿大郵務公司拒絕了CBC電視台的多次採訪請求,但提供了一份書面聲明稱,「過去兩年,加拿大郵務公司一直在執行一項全面的轉型計劃,重點是滿足加拿大人和加拿大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該計劃使該公司能夠在加拿大電子商務市場實現增長,同時履行其核心使命,即為每個加拿大地址提供可靠的郵件、包裹和包裹遞送服務。」

李表示,即使是「壯士斷腕」般出售或外包了加拿大郵務公司的部分業務,但還是不足以挽救該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該公司損失高達2.9億元。

「加拿大郵務公司的未來,不在於在信件數量每年減少6%至8%的情況下,還要假裝能投遞信件。加拿大郵務公司必須積極、快速地進軍電子商務,因為網上購物並送貨上門的交易量在激增。」

「未來就是將自己重塑為電子商務公司的合作伙伴,努力奪回他們放棄以及在競爭中輸給亞馬遜(Amazons)的業務。」

李教授表示,加拿大郵務公司可以效仿美國郵政服務的做法,與主要物流公司合作,覆蓋「最後一英里」——包裹旅程的最後部分,而這一部分佔遞送成本的一半以上。

「美國郵政局正在與一些大型物流公司合作,這些公司運送數百萬個包裹。他們基本上按照當地郵局的郵政編碼對包裹進行分類。而加拿大郵務公司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是最後一英里。它掌握1600萬個地址,這就是最後一英里。」

但教授強調稱,加拿大郵務公司需要降低成本才能使上述計劃發揮作用。「他們將不得不與[工會]合作,他們的成本結構無法與獨立零工投遞員競爭,甚至連聯邦快遞都比不過。」

代表6萬加拿大郵務公司員工的加拿大郵務公司工人工會(CUPW)也拒絕接受CBC的新聞採訪。(CUPW 不代表被出售部門工作的任何員工。)

CUPW的發言人格里菲斯( Siân Griffiths)先前表示,CUPW 一直主張制定一項全面計劃,通過擴大服務來確保加拿大郵務公司未來的財務可持續性,例如可以提供更多的郵政銀行服務,或開始為老年人提供辦理登機手續的服務。

「這不僅會產生新的收入來源,還能維持和創造就業機會,同時滿足全國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

但裁員方面的人力資源專家、貴湖大學教授Nita Chhinzer卻表示,加拿大郵務公司需要專注於核心服務,而物流和資訊科技的嘗試並沒有提高公司的利潤。「雖然它增加了收入,但它也增加了成本,沒有增加盈利能力。」

她說加拿大郵務公司是「貪多嚼不爛」,「你不可能成為一家善待員工、擁有廣闊地理範圍、有國有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服務的工會公司,而且還能夠提供最低價格的公司。」

對於建議加拿大郵務公司能否在競爭激烈的電子商務領域立足,Chhinzer也表示懷疑。去年9月,該公司在大多倫多地區開設了一家新的處理設施,據稱每天能夠處理一百萬個包裹。

「加拿大郵務公司是最後一個真正進入包裹市場的公司。他們的競爭對手已經牢牢鞏固自己的地位之後很久才姍姍來遲。」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