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酷熱天氣下】多倫多有50萬名居住在柏文市民面對健康危機
(2022/7/23)
【明報專訊】多倫多本周末酷熱警告仍然生效,但有50萬名居住在柏文的市民,卻要忍受單位內未有空調的困況。
據專家表示,沒有空調單位的狀況需要改善,因為炎熱天氣可能衍生危險的居住狀況。
最脆弱易的人群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嬰兒、孕婦,以及無法獲得資源應對極端高溫的人群,包括沒有能力購買空調的低收入人士。
居住在多市未有空調單的瓊斯(Kiki Jones)表示,過去數日他都用凍水沖涼。
他表示,自己過去7年都居住在未有空調的單位,必須想出應對方法,應付這種炎熱天氣下生活的困況。
他表示,因為有哮喘,過去數日在處理生活上的雜務時,都特別吃力。
他指出,辦理完生活的瑣事回家後,他就想嘔吐,個人疲倦不已,做什麽事都提不起勁。
滑鐵盧大學氣候應對中心最近發表一份報告。報告指出,由於城市熱島(urban heat island)效應,市中心面臨最大的風險,一些城市地區的地面白天溫度會高出10到15度,而這些地區的熱量會保留在已發展的住宅地區內,而這些地區,夜間溫度可能會上升,比周邊農村地區高出12度。
中心負責人、有份撰寫報告的Blair Feltmate表示,居住在沒有空調的舊式高幢建築物的城市居民,面對極端高溫時特別容易受到傷害。
他說:「這是一顆定時炸彈,因為只要等到我們遇到長時間的熱浪和停電,這些人就會被困在這些建築物中。」
他又說,像多倫多這樣的城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減輕和適應極端高溫的影響。
他建議確保柏文具有適當的備用電力供應,將建築物屋頂塗成白色以反射陽光,並在城市內增加樹林應對熱島效應。
Feltmate 還建議免費補貼或向人們提供窗式空調機和風扇等涼快設備,以便那些買不起這些電器用品的市民可以保持涼快。
他說:「我相信在氣候變化下,我們應該將空調設備視為一項人權。」
倫敦市兒童醫院的兒科重症監護醫生、安省西安大學大學副教授關森(Anna Gunz)博士說,需要認真對待酷熱高溫。
她說:「氣候危機和空氣污染危機是一場健康危機。」
多市聖米高醫院駐院家庭醫生、兼多倫多大學社區醫學系、氣候變化和健康科主任薩曼莎.格林(Dr. Samantha Green)醫生說,酷熱天氣會對健康產生許多影響,包括中暑和死亡等等。
她補充說,它還可能加劇潛在的健康狀況,如精神疾病和心臟病等。
(加新社)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