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香港家庭福利會的「香港家庭幸福指數」調查研究報告,家庭幸福可從6 個範疇去理解:家庭團結、家庭資源、家庭健康、社會資源、社會連繫、生活平衡。
最新的報告指出,香港家庭幸福水平處於「一般」範圍(研究團隊將家庭幸福水平劃分為4 個層級,分別是良好、一般、偏低、較差),其中在社會連繫、生活平衡兩個範疇都屬於「較差」水平,兩者整體得分低於平均值。想提升家庭幸福水平,便要從這兩個範疇入手。
社會連繫,是指家庭與社會的連結與互動,包括對社區事務的參與和對社會的回饋。家庭與社會若有良性互動,對雙方的發展都有促進作用;生活平衡,則指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間能否取得平衡,達至從兩方面都得到滿足感。工作與家庭生活如取得平衡,則二者可互相促進;若不平衡,二者則相互造成負面影響。以下分享筆者在學校遇到的一個故事,展現社會連繫和生活平衡在家庭的重要。
相處時間增長 學懂體諒
有一名學生生活在單親家庭,與媽媽一起同住。媽媽平日花不少時間工作來養活兒子,所以與兒子相處的時間不多。同時,媽媽望子成龍,希望他用功讀書,有好的將來,所以對兒子學業也有要求,也花費不少給兒子補習,親子關係因兒子學業問題而經常有摩擦。
疫情爆發後,香港市民停工停課,媽媽多了時間在家中與兒子相處。其間,媽媽與兒子溝通多了,明白兒子在學業上付出的努力及難處,兒子因為媽媽的體諒,對其態度也溫和了,雙方也開始願意向對方透露自己的想法及心聲,親子關係也改善了。在疫情較緩和的時間,經學校社工推介,媽媽也參與了附近社區中心的活動,做義工服務有需要的老人家,之後媽媽更邀請兒子一起參與,親子之間的溝通也有增長和改善。或許疫情給大家帶來很多不便,卻是一個契機為這個家庭造就了「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及「與社會連繫」,令家庭關係有很正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