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風湯
材料:黃六錢、防風三錢、白朮三錢、瘦肉適量
製法:上述材料,三碗水煲成一碗水
適用:正氣虛弱,容易感冒的人群
備註:在沒有感冒期間,才能飲用,用以增體質,預防感冒
面神經是指面部肌肉及頸皮肌肉的運動神經,其急性非化膿性炎症,可引起週圍性面神經麻痺,稱為面神經炎或面癱。多在20~40歲發病,男性較常見,發病與季節無關,四季皆可見。
臨床表現為起病急,一側面部表情肌肉突然麻痺。病側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人中變淺、口眼喎斜、面部肌肉被牽扯往健側走,部份病人可能舌前區三份二地方味覺減退。一般情況下,發病後一至二週內開始康復,大約75%患者在數週內基本復元,少數患者或延至一年,才能康復。部份患者留有各種後遺症,如面部肌肉痙攣,本病屬中醫學「口僻」範疇。
本病病位在面神經,中風病位在大腦血管,兩者都可能出現口眼喎斜,令很多人誤以為是中風而出現不必要的恐慌。面神經炎所導致的面癱,中醫認為多因身體虛弱,加上受風,風邪乘虛而入,出現此病。我有一個病人,乘坐長途飛機,跋涉勞累,冷氣吹面,機上受寒,下機後出現口眼喎斜。另一病人,坐離島渡輪,適值冬日,寒風凜凜,呼呼撲面,落船後就出現面癱。此個病證,總的原因是內虛,復因外邪,導致發病,但大多經過適當治療,都能康復,無用過慮。
虛則補之,借錢要還,有要填。身體正氣不足,就要填補空虛,我常用黃。人體皮膚之外,有一層氣保護身體,稱為「衛氣」,作用是防止外邪入侵,衛者,護衛之意。一個人容易傷風感冒,多是「衛氣」不足,平素可用黃、防風、白朮,煲湯飲用,增體質,預防感冒。
實則瀉之,面癱除了有虛的一面,亦兼有實的一面,例如痰飲,阻塞經絡,令氣機不暢,加重負擔,虛上加虛,導致面癱。化痰藥物,我喜歡用白芥子。藥書說其化解皮裏膜外之痰,皮指皮膚之下,膜指肌肉薄膜之上,將痰消散,經絡就會恢復暢通。
自然界中,風是而來,而去,訴諸人體,起病驟急的病,中醫用風來描述,例如中風。面癱發病急驟,故亦挾風,治療時要兼顧風,我喜歡用白附子。
黃潤波博士,香港大學中醫內科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兼客席副教授,現為香港註冊中醫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營養學高級文憑課程客席導師,對內外婦科、養生、針灸推拿及西醫藥理均有深切研究。著作《健腦食療》等由萬里機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