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的孩子晚上都幾點就寢?是否夜已深了,卻還在寫功課、看電視或玩遊戲呢?不久之前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孩子若總是「睏未飽」,對他們往後的身心發展不利,值得家長關注。
第一項研究針對50 名年齡介於7 至11 歲的孩子進行暫時性的限制睡眠實驗。結果發現,睡眠不足除會使孩子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外,也易變得凡事消極以對。比方說,當受試者連續兩個晚上沒睡飽,即使接觸的是以往喜愛的事物,反應卻異常冷淡,完全喪失興趣,事後詢問相關的正向經驗,也普遍都記不起來。
研究者表示,睡眠和大腦當中負責情緒調節的機制關係密切,對孩童的心理發展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若從小就未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弄到早上常賴床或日間感到睏倦,長期經歷睡眠不足,恐怕會提高成年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
第二項研究針對977 名平均年齡4.5 歲的幼童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他們平時上床時間和進入青少年階段的體重之間有無關聯。
首先,所有人的母親需接受問卷訪談,內容除基本資料外,也要告知孩子周一至周五夜間大約幾點上床睡覺。接著,依照就寢的平均時間被分為「晚上8 點或更早」、「8 點至9 點」與「9 點以後」等三組。等到這些孩子大約15 歲時,研究人員測量他們的體重,並分析上述三組在體重分布上的差異為何。
結果發現,「晚上8 點或更早」組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比較不會發胖,而「9 點以後」組長大後肥胖的機率為「晚上8 點或更早」組的兩倍。
研究者表示,肥胖會帶來糖尿病、心臟病等健康的問題,要預防青少年肥胖,除了飲食需有所節制外,從小能否建立規律作息時間也很重要。
可以的話,最好每天讓孩子早點上床睡覺,就算當下無法馬上入眠,但最起碼能夠確保睡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