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有人問:「我身上濕氣太重,要不要除濕?」門診也遇到不少年輕人覺得自己濕氣很重,自行服用藥茶、保健品,或通過拔火罐、做艾灸、用精油推背等方法來除濕。是不是人人都要除濕呢?如何知曉體內有沒有濕?
脫離疾病談「濕」沒意義
「濕氣」不是規範的中醫詞彙,是「濕」的口語化表達,「濕」與「濕氣」本質上是一個概念。「濕」邪作為中醫的病因之一,有以下4 個特點:
①濕性重濁:「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濕邪侵犯人體可使人體出現沉重、重着的癥狀,如身體困乏、肢體沉重、肛門墜脹等。「濁」,即渾濁、穢濁不清之意。濕邪為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性質具有穢濁不清的特點,如黏液便、小便混濁、白帶等。
②濕性黏滯:黏,黏膩;滯,停滯。濕邪致病具有黏膩、停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癥狀的黏滯性,如濕滯大腸,大便黏膩不爽;二是病程的纏綿性,如長期身熱不退,自覺發熱,按其肌膚卻不甚熱。由於濕性黏滯,停滯於某些臟腑組織難以化解,故濕邪為病,病程一般較長,反覆發作,纏綿難癒,如濕痺( 關節炎)。
③濕性類水,水性趨下,故濕邪為病易侵犯人體的下部。人體下部的疾病多有濕邪為病的特點,如白帶病、肛竇炎、前列腺炎等。
④濕邪易阻遏氣機,從而損傷機體的陽氣。
因此,當人們患病時出現精神睏倦、食欲不振、口腔黏膩、口渴卻不想飲水等癥狀,中醫認為這些癥狀的性質特點符合「濕」的特點,就認為其病因與濕邪有關或者有濕邪形成、留滯於體內了。
如果生病時,有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等因素存在,中醫就認為是外濕。如果沒有這些外部因素,就可能是因為脾虛、肺腎不足導致水濕代謝障礙而發病,這種病因或疾病屬性就是內濕。所以說,濕既可以作為一種病因,也可以是一種病理產物。
「濕」與疾病相關,作為描述病因病機的詞彙,脫離疾病孤立地談濕是沒有意義的。正常人沒有病,單純談「濕」有何意義?有些人因為脾虛、工作環境等原因,容易生濕或受濕邪入侵,這是一種體質。體質只說明生濕的可能性大,在未病前也不是真的有濕。
適當吃肉不會傷脾助濕
將吃肉與脾胃受損關聯起來,這種觀點正確嗎?自古以來,中醫就沒有反對過吃肉。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有「五榖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論述。其中的五畜是指牛、犬、豬、羊、雞五種動物。「益」即補益的意思。中醫認為,肉食是對以榖食為主的飲食的必要補充,對人體有滋養作用。《本草備要》《名醫別錄》等典籍對豬肉、牛肉、羊肉的功效有具體的闡述,並無吃肉生濕的觀點。相反,還有「豬肉利二便」「牛肉或可利濕」的認識。
傷脾胃的因素很多,飲食過飢、過飽、過冷、過熱、辛辣、煎炸、熬夜等才是讓腸胃受傷,導致脾胃虛弱的主要原因。把肉食當作讓脾胃受傷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道理的。
相反,適當吃肉有益健康。長期不吃肉或缺少肉食,也會嚴重影響健康。至於過食肉類當然不好,《素問》有「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的說法,即飲食過飽會導致腸胃筋膜鬆弛、擴張,出現腸鳴腹瀉、黏液便、痔瘡等疾病。
自我辨濕法僅可作參考
百度百科「濕氣」詞條提供了如下自我辨濕的方法。一是觀察排便。大便不成形、黏馬桶、用便紙多、便溏且排便不暢就是有濕。二是洗漱時看舌苔。如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三是看刷牙反應。刷牙時有噁心,咽中不適,有痰就是有濕。
把癥狀與病因絕對關聯起來,是不正確的。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癥狀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如舌苔粗糙、發黃發膩,噁心,咽中不適,有痰,也可能與胃熱、胃失和降有關。即使看起來與「濕」直接相關的大便稀溏、大便黏膩,也不一定主要與濕有關,濕可能只佔很小一部分原因,只是一個表象而已,很多時候針對「濕」的治療無效。
濕是中醫病因學說中的一種概念,自我辨濕方法僅可作為參考。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最好向有經驗的中醫師諮詢。
應用祛濕藥有哪些禁忌
那麼,是不是人人都要除濕?濕既然與病相連,如果沒有病,就沒必要除濕。即使生病了,也不是「萬病皆濕」,還與風、寒、暑、燥、火等病邪有關。因此,「萬病皆從濕治」沒有依據。
需要提醒的是,盲目祛濕會傷害身體。因為祛濕藥或食品要麼苦溫、要麼淡滲,一般都偏燥,使用不當會傷陰、傷津。尤其對於津液不足及血虛、陰虛之人,應該禁忌發汗、活血、利水,若再祛濕,會導致體內津液或陰血更加虧虛,體質更差或加重病情。
對於濕邪引起的疾病,建議以中藥為主、飲食為輔的方法治療。因為藥之所以為藥,是因為藥比起食物來,藥性強,偏性大,功效也大。祛濕的食物,如紅豆、薏仁米、扁豆、赤豆等性質平和,藥性較弱,偏性小,所以可以藥食同用。
從保健角度來看,對脾虛易生濕者,在疲勞、飲食不當時適當服用一些具有健脾消食化濕的保健食品是有益的,但無需長期、大量服用。「過亦不及」,「保健」過度及對一些沒有需求的人進行保健,都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