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長壽 記載千年 選對配料 養生防病

[2017-06-30]

英國《每日郵報》不久前刊登了一篇文章,名為《為什麽粥是超級食物》,強調喝燕麥粥有助降低血脂,減少心臟病風險。事實上,喝粥的好處遠不止於此。國人上千年的食粥歷史證明,喝對粥可養生防病。

粥療記載已有千年
「中國人喝粥的歷史至少有2000 年以上。」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說,古籍中早有體現,《周書》就曾提到,自黃帝時起,人們開始「烹谷為粥」。歷代文人也對粥有著別樣感情。唐代白居易有「粥美嘗新米」之詩;蘇東坡喝粥後寫下佳句:「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近代作家孫犁常年喝玉米粥,稱「冬天在熱炕上捧喝熱粥,是人生一大享受。」

相對其他食物,粥的優勢明顯:製作簡單、能滋補、易消化、養腸胃,且因五谷肉菜皆可入粥,味道全、營養豐富。

南宋陸遊在古稀之年,不僅齒牙完堅,且耳聰目明,最終活到85 歲,就與愛喝粥有關。陸遊一生視粥為養生妙品,他在《食粥》一詩中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中醫對粥的青睞,體現在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劑中。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藥」。張仲景會讓患者服藥後再喝熱粥,發汗以促進藥力發揮。他強調以「糜粥調養」,這對疾病預後和虛弱病人的保養有積極作用。藥王孫思邈《千金要方》中也有不少關於藥粥的記載,其《食治篇》中稱,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

不同配料,各有所長
粥,意指粥應以五谷為基礎。選擇不同的煮粥原料,可實現不同食療效果。

大米粥
大米粥對五臟的保養作用較為均衡,適合絕大部分人群。糯米作為大米的一種,含有較多黏質,補氣作用更好。

小米粥
小米養心和胃,對胃有一定養護作用,且有助安眠。對老人、病人、產婦來說,小米粥是理想的滋補品。

玉米粥
研究證實,玉米中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外,還含有核黃素、鈣、鎂、硒及多種維他命,有助預防心臟病、高血壓、高脂血症。

番薯粥
番薯能養胃健脾,預防便秘。脾胃不好的人,適合加番薯煮粥。

燕麥粥
堅持喝燕麥粥,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水平,防治高脂血症。哈佛大學研究證明,每天喝一小碗粗糧粥,如燕麥粥,可延年益壽。

粥雖以五谷為主,但不能僅限於此,還應配以豆、菜、肉等,既增加營養,合理搭配食材還能增強保健效果。周迎春推薦,在五谷之外,加入紅豆、紅棗、蓮子、桂圓,可增強養心、補血效果;加入黃豆、山藥、山楂、白豆,利於健脾胃;綠豆、枸杞則能使養肝、護肝功效增加。

熬粥不難,好粥不易
熬粥不只是米加水,然後上火煮熟那麽簡單。熬出好粥需要不少講究。

選好原料
煮粥原料的好壞,對粥的質量起著決定作用。《粥譜》中認為,若用粳米制粥,「以香稻為最,晚稻性軟,亦可取;早稻次之,陳廩米則欠膩滑矣」。新米富有膠質,具有黏性,煮出來的粥色白,滑嫩起膠,芳香可口;陳米因缺乏膠質,煮出來的粥不夠綿,味道也不夠純正。

辨好水質
煮粥要選用活水,即長流水,因此用自來水煮粥即可。有井水、泉水的地區,用這些活水煮粥效果會更佳。

洗米輕柔
谷類外層營養成分比裏層多,豆粒外層含大量B 族維他命和礦物質,因此,在淘洗時不要太用力、長時間浸泡或用熱水淘洗,也不要加堿,會破壞維他命。

用好火候
《粥譜》中說:煮粥以成糜為度,大候未到,氣味不足,火候太過,氣味遂減。要註意的是,煮粥應一氣煮成,不能中途間斷或加冷水,否則粥味不濃不香。

天氣較冷時,可喝點龍眼枸杞粥,龍眼肉10 克,枸杞20 克,蓮子15 粒,粳米100 克,加水同煮,粥成加冰糖適量食用,有養血補腎之功。脾胃消化不良的人,可試試橘皮粥,粳米100 克煮至將成時,加入20 克橘皮細末,再煮10 分鐘即成。山藥粥能強身健體,適宜各種人群,山藥30 克,粳米180 克,一起入鍋煮熟即成。

喝粥一般以熱粥為好,特別是助發汗、促病愈時。粥雖好,但只建議每日一餐,不要過多。糖尿病病人盡量少喝,以防血糖升得太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