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項針對10—65 歲民眾進行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人每周平均盯在電視、電腦、手機上的時間高達49 小時,近八成人都出現過眼睛酸脹、疼痛、流淚、乾澀等。
眉毛脫落 - 甲亢或甲減
眉毛會隨著衰老而逐漸稀疏。但是眉毛外側脫落1/3 則是甲狀腺疾病(甲亢或甲減)的症狀。發現症狀應及時就醫。
消不掉的麥粒腫 - 皮脂腺癌
如果眼瞼內外出現的紅色小包(麥粒腫)3 個月不消失或者反復在同一處出現,並出現睫毛脫落,應當心皮脂腺癌。建議早做診斷,手術摘除。
看電腦時眼睛灼痛 - 電腦視覺綜合征
人到中年眼淚更少,使用電腦時間過長會出現視力模糊等眼部不適。平板LCD 顯示幕比老式顯示幕更好。要避免螢幕反光,眼睛平視螢幕,定時休息遠眺,避免空調電風扇對著眼睛吹。
眼瞼處長黃斑 - 膽固醇過高
眼瞼處長黃斑是因膽固醇過高而在眼瞼部位形成的脂肪堆積物。建議看眼科或皮膚科醫生。
眼睛分泌物增多 - 眼瞼炎
眼睛分泌物增多是眼瞼炎所致,而該病通常與掉頭屑和痤瘡關係密切。伴隨症狀包括:眼灼痛、流淚或者乾澀。建議洗手後用溫濕毛巾熱敷眼部5 分鐘,嚴重時應看醫生。
視野出現盲點、閃光或波浪線 - 偏頭痛
大腦血流變化是其病因。開車時出現這一症狀,應立即停車休息。症狀超過1 小時,應看醫生,若伴有發燒、肌無力或言語模糊,則應考慮中風危險,必須趕緊就醫。
眼睛發紅瘙癢 - 眼過敏症
眼睛發紅,且伴隨打噴嚏、咳嗽、鼻塞或流鼻涕等症狀,則為眼過敏症。過敏原包括:花粉、灰塵或動物皮屑等。建議遠離過敏原,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眼藥或眼膏等。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無論是近視眼越來越多的孩子,還是被視疲勞、乾眼症困擾的中青年人,共同的特點就是用眼過度。眼睛長期超負荷工作,很容易引起疲勞,出現視力模糊、乾澀發癢等症狀。用眼過程中,不正確的坐姿、長時間戴隱形眼鏡,走路、乘車時看書和電子設備,都會加劇這些不良反應。
突然發生重影、看不見東西 - 中風
除了視覺變化之外,中風症狀還包括:四肢或面部(特別是一側)突然麻木或無力、步行困難、眩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說話不清或頭痛難忍,建議立即撥打120 求救。
眼睛發乾畏光 - 乾燥綜合征
乾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變,常見於40 歲以上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或狼瘡患者。眼乾畏光和口乾一般同時發生。建議多喝水,及時就醫。
用眼衛生習慣差
當眼睛不舒服時,人們會習慣性用手揉一揉。殊不知,手上細菌最多。一雙未洗的手可能藏有幾十萬個細菌,從而引起各種眼病,尤其是紅眼病、沙眼等。
亂點眼藥水
工作累了提神、眼睛又紅又癢…只要眼睛不適,不少人就向眼藥水求救。其實,這樣做反而有損健康。李瑩介紹,目前大多數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長期用不但傷角膜,還可能因不對症造成嚴重後果。
光污染
家居裝飾中五彩斑斕的燈光、戶外時尚的玻璃幕牆、星星點點的汽車燈光…都是損傷眼睛的「幫兇」。聶靜指出,裝有玻璃或鏡子的牆面、磨光大理石地板反射的光線以及各種彩色光源被稱為「光污染」,長時間會刺激視網膜,出現視疲勞、視覺功能下降。尤其是長期接觸玻璃、鏡子反射光線的人,白內障的發病率會增加。
吸煙
吸煙過程中產生的一氧化碳會嚴重影響視神經功能,導致視力下降。
熨目
中醫傳統的暖眼方法有「熨目」和「浴目」。熨目就是閉上眼睛,兩手手掌相互摩擦到發燙,然後迅速地按撫在雙眼上,這時眼睛會感覺到一股暖流,注意在熨目前一定要洗淨雙手。
浴目則是利用熱水或中藥煎劑的熱氣蒸騰上熏眼部的治療方法,熱水、熱毛巾或者薰蒸儀都可以。浴目需要注意水溫,蒸汽的溫度比體溫高一些,大概在40 - 50℃就比較合適,太熱可能傷到眼睛及周圍皮膚,太涼就達不到溫經通絡的效果。
眺望遠方
中醫有個方法叫做「極目」,就是儘量往遠的地方看。在日常生活中,受條件限制,我們雖然看不了草原上那麼遠,工作時間也很緊張,但仍然可以因地制宜地進行調節。連續看近處45 分鐘,就應該抽出5 分鐘左右時間看看遠處,可以站在視窗往遠處看,往綠色的地方看;如果高樓林立,往樓頂看也行,但要注意不要讓陽光直射到眼睛。
轉眼睛
中醫著作裡有「每日睡起,跌坐凝思,塞光垂簾,將雙目旋轉十四次,緊閉少時,忽然大瞪」的記載,這就是所謂的「運目」。可以閉著眼,轉動眼球,這樣能放鬆眼部肌肉、醒腦明目。但需要提醒高度近視的患者,轉動眼球時一定要慢,不要太快,以免對視網膜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