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三叔公塞了一疊紙給我:「煒,三叔公的新書讓你先睹為快,我正向出版商查詢發行的門路。」翻閱之下,三叔公的「書」全是報章、雜誌的剪貼,內容離不開養生食療、保健法門之流。
「如何? 這些是我多年收集的心得,李時珍也是將二手資料七拼八湊成《本草綱目》,我這本叫《養生綱目》。」
「三叔公,你只是在抄襲……不,參考其他作者,而且內容重複又重複,淨係食西芹排毒這點已引述了幾次,但始終講不出所排的『毒素』是什麼化學成分,我只知吃了西芹排的是大便。」
「食療是輔助,養生才是精粹。漢代淳于意有云,年二十脈氣當趨(二十歲時應當跑步),三十當疾步,四十當安坐,五十當安臥,我見你成日做Gym,那其實很傷身,你應試試打坐、氣功和穴位拍打。」
「我就是一把年紀才刻意多做Cardio。你說的打坐、氣功都很靜態,無助心臟健康,穴位拍打卻是很好的帶氧運動,能鍛鍊手部,不過我寧願打沙包好過打自己。類似的書市面最少有數十本,要發行似乎有點難度。」
「學你話齋,內容千篇一律也有數十本,多我一本都唔多啫。」果然,三叔公獲某出版社垂青,化名XX居士出書,封面玉照經Photoshop大執後,變了劉華二號,剛過去的書展更在會展舉行簽名會。
三叔公出書事件反映了香港出版界的生態,故弄玄虛、旁門左道的暢銷書便成行成市,更有所謂揭示「真相」、教唆病人不要信醫生的讀物(何解業界會縱容這類隨時害死人的書刊?)。市面上有沒有正統的醫學讀物?倒是有的,但通常以最大路、最勵志的仁心仁術及正能量為賣點,實行守護生命、感動香港─令人毛管直豎的作品,在香港是大有市場的。至於我這類諸多牢騷、既不賣養生又不sell愛心的,假如閣下的出版社對筆者五年來的文稿感興趣,請email我,但前提是不怕焦頭爛額、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