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研究報告中,常常會聽到安慰劑(placebo)的名字。作為對照組的安慰劑往往並非主角,因它本身不含藥性,通常只用作比對研究目標藥物或治療的療效。
在醫學研究報告中,常常會聽到安慰劑(placebo)的名字。作為對照組的安慰劑往往並非主角,因它本身不含藥性,通常只用作比對研究目標藥物或治療的療效。近年卻有更多研究指,安慰劑本身或可具有更多治療價值,因發現在痛症、腸易激綜合症及抑鬱症問題上,接受安慰劑的病人竟也有不錯的療效,即產生所謂「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單靠安慰劑效應,是否可以不藥而癒?病者個人信念對治療有多重要?臨床上醫學界可如何加以善用這妙方?
「『Pain lies within our brain』,手痛不是手痛,痛楚感受存在腦中,安慰劑效應亦然,是屬於腦部的反應。」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厚道指,假如大家明白箇中原理,自然明瞭到身心很多不適反應或感覺,也源於腦部。
腦部三大區域掌管感覺
聽來很神奇,但人們之所以產生安慰劑反應,的確非一句「心理作用」便可解釋。談到安慰劑作用,不可不提身體及腦部的聯繫。不少研究發現,安慰劑效應常發生於痛症、腸胃病症及情緒病患者身上,不約而同,它們都是一些主觀感覺很強的疾病。李厚道說:「我們不能抽血驗證病人有幾多度『痛』或者其抑鬱指數,很多時只靠病人主動報告病況,而這類病人的不適反應、痛感很多時受着腦部某些部位的影響。」
我們腦中有三個區域與安慰劑效應有關,包括位於腦中央的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及腦部最深入部位丘腦(thalamus ),兩者都是負責調節痛楚,譬如當觸摸燙熱東西時,神經系統便會將信息極速傳遞至丘腦,經丘腦分析後,再發放信息至相關部位,令人產生不同的感覺。第三個是前腦皮質(frontal lobe),每人對痛楚反應、忍受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即使喝多滾熱的湯也無事,但有些人則飲暖水也覺燙口,這些感覺差異可能跟過往經歷有關,也是受了負責掌管記憶、情感的前腦皮質所影響。
吃安慰劑減痛
究竟,安慰劑效應有多厲害?李厚道憶述多年前發生的一個個案。「曾有個二十多歲的男病人,因嚴重交通意外入院,多處骨折令他感到全身疼痛不堪,可其父母開初因某些原因,不允許醫院替其兒子注射止痛針或服食止痛藥,令病人痛得每晚也睡不到覺。當時有位醫生正研究一種止痛劑藥物,後來他邀請病人進入研究。注射藥物前,他先替男病人進行腦部磁力共振,當時顯示其腦部三個掌管痛楚、器官感覺的部位全亮了燈,痛楚程度達至七分,但當醫生告訴男病人替他注射強力『止痛劑』(其實是安慰劑)後,病人主觀痛感由七分減至三分,而且其腦部掃描亦顯示,之前代表痛楚的亮燈稍為減弱,後來醫生說服了其父母讓男病人服食止痛藥,吃藥之後其痛楚再由三分減至一分。」
此案例其實亦呼應開首所說,痛楚源於腦部,安慰劑效應可說是一種心靈安慰劑,但亦可令腦部作出相對反應,所以說,心理與生理健康確實互相影響,不可分割。
醫生不止負責「開藥」
安慰劑效應如此神奇,病人還需要服藥嗎?香港大學李文照基金明德教授(神經科學)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張德輝表示,醫生其實不僅負責「開藥」,更多時候是應讓病人感覺良好。「有時我們給病人吃的只是維他命丸、止痛藥,用以改善體質或紓緩病徵,不能根治症狀,但病人服食後感覺已經改善了;有些腰背痛情況甚至毋須食藥,只要平日多做運動、進行呼吸練習、保持正確姿勢,已有改善效果。」再者,很多時病人不是因為單純徵狀上的不適而求診,而是擔憂自己患上更嚴重的疾病,才希望透過專業診斷及檢查,尋求一個安心,亦因此,醫生理解病人求診目的,才能解病者之憂痛。
相信:成功治療的一半
我們經常問為什麼有些人走出診症室後,病已好了一大半?背後也是安慰劑效應作祟。李厚道指:「以抑鬱症藥物血清素調節劑為例,一般來說,病人至少需要連續服食四至六周、待腦內血清素水平逐漸提升,才會見到效果,但有些人服藥不夠一周便說好了很多,實情是藥力根本未發揮,為何會好轉?」 如此看來,病人的信念、期望,也是一種安慰劑效應。「病人信任醫生、見到醫生以至整個診斷過程,已經起了『治療』作用。」故此,安慰劑效應的媒介,未必是一粒藥丸,有可能是一枝針、一個物理治療,更是病者與醫生之間的醫病關係。
診症室內的互信
要評估治療療效,其實未必完全與藥物有關,病人對醫生、醫療機構的信任,也起關鍵作用。「過往經驗所見,病人看到醫生年紀小,信任度會減半,即使服藥後療效亦一般。假如不幸遇上一個『唔多出聲』的醫生,加上病人對服藥有戒心,即使食再貴的藥,效果亦未必好。」李厚道說。
張德輝就覺得公私營醫療機構的服務質素,也有機會影響醫療體驗,甚至療效。「當病人聽朋友說某個私家醫生好,專程去看他,自覺有得揀感覺已不同,加上有些病只靠藥物並不足夠。譬如退化性關節炎其實較難醫治,如果醫生一開始已同病人講『無得醫、無藥食、食都無用』,那即使開藥,病人點會覺得有用?」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換個方式表達,醫病雙方也能雙贏。
藥物有助維持療效
然而李厚道認為某些情況下安慰劑效應未必奏效。「如撞車撞斷骨,莫非替病人包住假毛巾告訴他是藥便可痊癒?又如癌症,腫瘤或癌細胞又會無故消失嗎?個人認為安慰劑作用未必適用於所有病症上。」即使是抑鬱症,他也強調安慰劑效應只多發生於輕至中度患者身上,對嚴重病患來說,需要接受真正的治療。始終安慰劑效應暫時未經證實可以維持多久,因此,服藥有助穩定病情,加上定時覆診及接受心理治療,可大大減低復發機會。
令醫學研究更嚴謹
在臨床治病應用上,安慰劑效應看來並無壞處,反之,在醫學研究上,安慰劑效應的存在卻增加了研究成本,但與此同時,也令醫學及藥物研究更為嚴謹精準。針對不同病症,當醫學界發現一種新療法,要證明其療效時,就必需要進行臨床研究,同時亦要找出治療有否其他風險、併發症及副作用。至於為何研究需加入安慰劑,張德輝歸納了三個原因。「病症如傷風感冒,病人本身已有自癒能力,故不一定是藥物的功勞;其次,有些病如偏頭痛是周期復發性的,痛一會又停。最後是心理因素,如痛症發作時很辛苦,但人愈擔心愈會加劇痛楚。假如無安慰劑測試,比較不到是否真正藥物在發揮作用。」
基於以上三個情況,別說沒有對照組難以證明藥物的真正療效;有研究更看到在部分病症如腦癇症、偏頭痛及情緒病症狀上,即使是安慰劑組的病人,病情都有好轉。「如得到醫生照顧及關心或相信治療會幫到他們,對病情已大有改善。正因如此,令我們更難證明藥物有效。」故此,在安排研究時,研究人員必須考慮到安慰劑效應的影響,來增加研究資源。譬如增加病人數目、設定相盲研究、隨機抽樣服藥/安慰劑等,一切都是成本卻是必須的步驟。
乳糖成分可致不適
當醫生邀請病人參與設有安慰劑對照組的醫學研究前,大多會向其強調安慰劑不含藥用價值,理論上沒有療效,但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高級講師李翠萍補充,有些安慰劑以乳糖製成,對腸胃敏感者來說,不可以大量進食,吃多了反而會不舒服,當與真藥比較時,研究者有可能覺得藥物「療效」更高,但事實只是人們對乳糖敏感產生不適而已,這些情況都會令研究結果出現偏差。
「研究中較少人會留意安慰劑成分是否影響療效,或是否100%無藥用價值或影響,因而減低對其警覺性,長遠認為應多比較安慰劑不同成分及劑量,對病人的安全性及對研究的影響。」現時,口服安慰劑的成分主要以乳糖、纖維素、澱粉為主,針劑則多為鹽水,一般吸收小量對身體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