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藏精保腎

[2015-03-21]

中醫學十分重視四季養生之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四季養生原則,同時告誡人們要注意藏精保腎,不然則會「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時男性養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醫學十分重視四季養生之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四季養生原則,同時告誡人們要注意藏精保腎,不然則會「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時男性養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男子以陰氣為主,春夏陽氣發洩,氣血趨於肌表,養生需要順應春發之氣,使陽氣充盈,以固護陰精;秋冬則陰精收藏,氣血趨向於裡,養生應順應收藏之勢,使陰精蓄積,以確保春季陰氣的生髮。


春季萬物萌生,天氣沉降,地氣上升,春風化雨,氣暖天晴。天之陽氣隨之上升,易發急病,易受感染,易因外感而致病。陰癢、尿赤、莖腫、繡球風等病易發。尤應注意預防之。
順天時而養生,到野外效游,賓朋良友,共賞大自然之美,切不可自生鬱悶,使氣鬱積不發。肝之子的心、肝郁氣滯易使心病發作,因此,消除鬱積,忘卻煩惱,順天時,法陰陽,調護心肝,以開通陽氣。另外,由於春季氣候多變,常有乍寒乍熱之日,當謹防感冒,以護陽氣。仲春之際,飲食應忌辛燥之物,以免火動傷及脾陰。可用小麥、大米、花生、蔥、姜、豆豉、棗、橘之屬調之,忌豬肝、香菇之類等補肝氣之物。對於生病之人,恰當選加時令之要,能在治中加防,收效亦佳。


夏季萬物生長,陰氣浮長,氣候炎熱,酷暑初蒸。火熱易傷心,暑濕易傷脾,調理心脾,重在保持情緒愉快,調養心神,勞而勿倦,慎防陰濕貪涼,科學鍛煉,輔以藥物清補。夏季房事,應避風雨雷電之日,更忌嗜酒過度,貪涼飲冷,適以清暑化濕之品調之,老幼體弱者則防疰夏的發生,可以藥茶解之。


秋季萬物盛實,陽沉陰長,天高氣爽,熱冷交替,燥氣當令,寒邪燥邪每易肺,故養生重在養肺潤燥,收斂神氣。因此,為避免多事之秋,當使精神放鬆,心平氣和,又要適時調整衣物,注意預防感冒。患有慢性支氣管炎、過氣管哮喘的中老年男子則應更注意保暖。入秋以後,男子的性生活次數應比夏季減少,以收斂和固護陰精。飲食上則宜選滋潤之品,多喝開水、菜湯、豆漿、牛奶、淡茶等飲料,多吃些蘿卡、香菇、枇杷、梨、香蕉、芝麻、蜂蜜等潤肺生津之品,少食辛辣刺激之物。體虛者可適量開始進補,血肉有情之品如雞肉、羊肉、牛肉、魚類、大棗、糯米、銀耳等加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以選擇。還要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恰當的運動方式。因穿衣褲較多,內熱鬱積,當選滋陰清火藥加以調理,忌用辛燥之品,以免助火傷陰。


冬季陽氣伏藏,萬物收藏,新陳代謝緩慢,冬季養生貴在順應冬令收藏之性,節欲保精,避寒就溫,斂陰擴陽。注意調養精神活動,多參加各種友誼活動,不斷充實生活內容,保持安靜含蓄充沛的精神狀態。冬季應以禦寒護陽為主,避免寒冷傷身,損傷陽氣,治療陰冷、縮陽、腰痛、陽痿、精寒之症。同時也應減少房事次數,不可妄泄 精液。飲食調養重在滋補腎中精氣。「冬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摘自《飲膳正要》)食用溫補之品可選羊肉粥、雞肉粥、狗肉粥、韭菜粥、蝦米粥、粟子粥、核桃粥等。海參、雄鯉魚均有補腎壯陽益精作用,腎虛男子尤宜服食,此外,還應根據體質食療學的原理,針對自身體質特點,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食譜。冬季又是鍛煉身體的好時機,跑步、打球、導引、按摩都是男子喜愛的運動專案。冬季鍛煉要注意保持皮膚,應使用冷熱水交替洗臉、洗手,增強皮膚的耐寒能力,往過長時間的鍛煉,身體素質大為改觀,就可達到補精興陽的效果。如人參酒、枸杞酒、杜仲酒等;也可用中成藥,如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人參鹿茸丸、全鹿丸、龜齡集等,必要時則應到醫院請中醫大夫辨證論治,效果會更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