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芝加哥大學科莫爾兒童醫院的研究者發現,睡眠過程中頻繁醒來會增加癌症生長和腫瘤侵襲性生長的風險,甚至會抑制免疫系統對癌前病變的早期檢測能力。研究者認為,支離破碎的睡眠會改變免疫系統處理癌症的方式,使得這種疾病更具有侵襲性。
美國芝加哥大學科莫爾兒童醫院的研究者發現,睡眠過程中頻繁醒來會增加癌症生長和腫瘤侵襲性生長的風險,甚至會抑制免疫系統對癌前病變的早期檢測能力。研究者認為,支離破碎的睡眠會改變免疫系統處理癌症的方式,使得這種疾病更具有侵襲性。
研究人員採用小鼠進行了動物實驗。在它們正常的睡眠期間,研究人員用一個安靜的電動刷子每兩分鐘穿過一次籠子,迫使它們醒來,然後再讓它們睡過去。另一組老鼠作為控制對照組,睡眠並沒有受到擾亂。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了7 天之後,兩組老鼠被注射了腫瘤細胞。在9 至12 天內,所有的老鼠都生成了明顯的腫瘤。研究者在接種四周之後對其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顯示:與睡眠正常的老鼠相比,睡眠受到擾亂的老鼠其腫瘤要大兩倍。隨後進行的實驗室檢測發現,當腫瘤細胞被植入老鼠的大腿肌肉後,睡眠受到擾亂的這組老鼠的腫瘤會更具有侵襲性。
這項研究為睡眠受到擾亂與患上癌症之間的流行病學關係提供了合理的生物學解釋。為避免患上癌症,人們應當改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