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何許人也,宋朝名醫,《太平聖惠方》作者之一。
甘草小麥大棗粥
材料:甘草二錢、小麥一兩半、大棗十粒、米一撮
製法:大棗破開,將三種材料洗淨,放進煲內,加七碗水浸泡半小時,猛火水滾後轉慢火,得水五碗,去渣,於米入內煮成粥,再加喜愛的肉類
功效:養心安神
王懷隱,何許人也,宋朝名醫,《太平聖惠方》作者之一。
王懷隱與浮小麥,如何扯上關係?有一天他到庭中查看藥材的晒晾情況,看見一批小麥,又瘦又空,與平素小麥有點不同,欲詢下人,碰巧有一病人到診,他遂回堂診症。
病人為一婦,年四十多,其夫代訴,妻子近來無故發怒、哭笑無常、心緒不寧,喜擲物洩憤。王懷隱診之「臟躁」,所謂臟躁,是指熱逼心臟,煩躁不安,行為異常,欲坐不坐、欲行不行,拿筷子欲食飯,飯到咀邊又放下,精神彷彿,出現此等症狀,就是臟躁,相類現今所稱的「更年期綜合癥」。王懷隱遂處方《甘麥大棗湯》,其組成是甘草、小麥與大棗。處方完畢,婦人說漏訴睡中出汗,盡濕衣衫,醒後汗止,王懷隱隨應:「知道了,先醫好臟躁後再說吧!」
數日後,婦人覆診,病情大有改善,王懷隱說今次一併醫療夜間汗出,婦人答之不用了,因夜間汗出,亦已改善。王懷隱頓覺奇怪,小麥只是養心安神,不能止汗,何以出現此等情況。於是追問藥材供應商,他訴說上次一批小麥,誤被水浸,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麥子及麥殼,不捨得拋棄,心想小麥的殼,亦是小麥的一部份,療效應相差不遠。
聽君一席話,王懷隱有所領悟,其後刻意用浮小麥去治療汗出之症。經過長時間觀察,發覺浮小麥有極佳止汗療效,遂與好友王祜、鄭奇、陳昭合編成《太平聖惠方》,將浮小麥止汗功效,記載書內。
小麥,為禾本科植物的成熟果實,是日常糧食之一。其味甘、性涼、入心、肺、脾三臟,能養心除煩、清肺止渴及健脾等功效。我們平日去糖水舖,可食碗麥米粥,清心除煩,特別是四十多歲的女士,對改善「更年期綜合癥」症狀,會有幫助。
甘草小麥大棗湯,是我臨床一條常用處方,對婦女「更年期綜合癥」,療效肯定。我更喜歡參照江一葦前輩的經驗,與「百合地黃湯」,一起合用,效果更明顯。但應注意,養心安神,選擇小麥;用以止汗,改用浮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