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時牙齒流血、吐出粉紅色泡沫,或用完牙線、牙籤後有血流出,甚至吃東西時食物沾有牙血,嚴重時早上起後發現口水帶血絲……」2011年口腔健康調查報告顯示,98.6%的成年人均有牙齦出血問題,家庭牙醫科專科醫生廖偉明指出,牙齦出血極為常見,背後原因可大可小,包括:
牙肉發炎:牙齒清潔得不夠乾淨,牙菌膜積聚、鈣化成牙石,刺激牙肉發炎,導致流血,是早期牙周病病徵,亦是為最常見原因
藥物影響:一些降血壓藥及治療腦癇症的藥物,可能令牙菌膜積聚,引發牙齦出血
懷孕:懷孕期間,體內荷爾蒙分泌改變導致牙肉浮腫出血
血液疾病:血友病、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會導致牙齦突然出血,多伴隨身體疲倦、精神虛弱徵狀
廖偉明提醒,偶爾牙齦出血,毋須太過擔心,若經常發生,便應盡快找牙醫處理,防止病情惡化,「早期牙周病引起的牙齦出血,只要通過洗牙清除牙石即可」,發展至中期,需進行牙根刮治,在病牙位置注射麻醉劑,以超聲波清潔牙根;當演變為嚴重牙周病時,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病人耗費更多金錢和時間,亦承受更大痛苦。
不刷出血位 滋生牙菌膜
不少人以為牙齦出血是刷牙過於用力導致,只要避免刷出血部位,便可解決問題,廖偉明指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牙齒刷不乾淨,牙菌膜便會積聚、鈣化為牙石,牙石表面粗糙,更容易藏污納垢」,令牙菌膜滋生,形成惡性循環。
他強調,無論是預防或治療牙周病,保持牙齒清潔相當重要:
1 早晚刷牙:使用軟毛尖頭牙刷,以打圈方式清潔牙齒的外側、內側及咀嚼面,每次刷3至5分鐘;切勿以漱口水代替刷牙,皆因牙菌膜緊緊依附在牙齒上,使用漱口水並不能將其走或分解,必須靠刷牙的機械式摩擦才能清除
2 善用牙線、牙縫刷:刷頭太大,難以有效清除牙縫間的牙菌膜,故刷牙後,還應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側面,若已有牙齦收縮、牙縫過闊,則應使用牙縫刷;中國人習慣使用牙籤清除食物殘渣,但牙籤頭尖身粗,不小心插入牙肉便會損傷牙齦,導致牙齦萎縮,應盡量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