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新年過得愈來愈安靜了?沒有煙花爆竹聲,納米樓容不下一桌麻將。
生育率下跌至全球倒數第一,小孩唯一的玩伴是手提電話。賀歲喜劇片裏人聲鼎沸的喧鬧場景,虛幻又陌生。
是香港人不愛熱鬧了,還是新年已找不到熱鬧的理由?逢年過節,最能凝聚人心的想必是一桌好菜。
如果張羅一桌應節飯菜太累人,親手做兩底蘿蔔糕又如何?
要做最大的,呼朋引伴來吃,送親戚送同事。翌年年關將至,又添一個相約拜年的理由了。
蘿蔔才是主角
稱得上大鑊蘿蔔糕,主角就是大大鑊的蘿蔔,其餘材料皆是配角。臘味和葱細火慢煸,先讓香氣釋出,滲進油脂中,後與蘿蔔絲同煮,使油香融和,是蘿蔔糕味道富層次不寡淡的要訣。8斤蘿蔔製成8斤的蘿蔔糕,粘米粉的作用僅是把材料凝固結合,粉漿佔比極少,入口滿是蘿蔔絲的甜和嫩,不易滯膩。臘味和蘿蔔偏甜,胡椒粉的辛香使味道更立體活潑。一口蘿蔔糕,結合蘿蔔的甜嫩、臘味的豐腴、葱和胡椒的辛香,並非在一嚿粉內各自獨舞,才能百吃不厭。
這食譜材料簡單,難處在粉漿佔比少,蘿蔔水分多,如糕糊太稀則成品軟塌不成形,需注意火候控制糕糊水分。加粉漿後觀察,如糕糊呈流體狀,可開小火加溫,邊攪拌邊煮至收水黏稠,能以鑊鏟盛起,置蒸糕盆中不會流動則可。
剛蒸好的蘿蔔糕表面帶水是正常的,離鑊後於室溫疏氣放涼,再置雪櫃保存。收水乾燥後的蘿蔔糕會略收縮和結實,方便脫模和切件。切忌趁熱包裝,焗了蒸氣容易變壞。煎糕時熱鑊下少許油,先翻面讓蘿蔔糕各面均勻沾油,再靜置慢火煎香,待熱力滲透,臘味的脂香釋出才可口。
吃的是團圓
傳統賀年糕點,皆是圓形以取團圓之意。這食譜是兩個10吋糕盆的分量,成品每個蘿蔔糕約重4斤(約2.4公斤),招呼十數人以上的親戚朋友,一天一個剛好。泡壺茶,煎碟糕,已是很得體的賀年點心。來客送贈的賀年食品多是甜食水果,與蘿蔔糕同吃也不衝突。有親朋特別捧場,又食又拎,做了長方形的蘿蔔糕,真空包裝更方便保存。
做2斤或是8斤蘿蔔糕的準備工夫和時間相差不多,而且半包粘米粉留也是浪費,乾脆一鑊熟。不計算東奔西走的採購時間,洗切煮食約兩小時,分兩輪蒸糕再兩小時。自家製食品不耐放,蘿蔔糕要趕及在初一送禮自用,在職人士還是得預早計劃製作日程。今年初一是星期六,過年前排山倒海的準備工夫——辦年貨、大掃除、團年飯、逛花市,長假期前工作又總是特別緊湊繁忙,上班族如我只得捱更抵夜蒸糕,或請半天假專心做糕。這麼費時,值得嗎?為了心心念念一年的好滋味,當然值得。
本地蘿蔔香又甜
最近本地蘿蔔大豐收,條條粗壯飽滿,除街市和本地農墟外,許多本土小店食肆加入分銷,各大網絡平台的#香港蘿蔔hashtag也很熱鬧。今年的蘿蔔特別好,刨絲如榨汁一樣,煮蘿蔔絲時像煲湯,汁液充沛,蘿蔔的辛香氣和甜味非常濃郁,做蘿蔔糕可濃縮每一滴精華,再合適不過了。進口蘿蔔經長途運輸,多少會收乾水分,蘿蔔香氣稍遜。遇到蘿蔔不夠香不夠汁水的時候,就多加一兩斤蘿蔔,或在煮蘿蔔絲時加點水。應節食品,就是時節的反映,好又一年唔好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