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海陸空之味 日本車站便當
2024/11/21

拖延症發作時,我又重看了《鐵達尼號》。
1912年從南安普頓到紐約需時5至7天(如今乘郵輪依然需要7天),現在搭飛機只需11個小時左右。飛機已普及到幾乎成為一般交通工具。
周末快閃台灣,連假飛韓國日本購物,是香港人的常態(雖然北上消費比常態更常態)。
甚至有美國灣區研究生為省住宿費,選擇乘飛機通勤上學。
要不是因為疫情,我一直把長途旅行習以為常。
飛行時間少於5小時的都被稱作短途機。儘管如此,每次搭飛機我仍為人類能如此快速地遠距離移動感到不可思議,也好奇過去人們在長途旅行中嘗到怎樣的味道。
19世紀中葉,英國生產以全蒸汽驅動的郵輪,不再像以往的帆船般依賴風向和風速。冠達郵輪(Cunard,鐵達尼號沉沒後救援倖存者的卡帕西亞號Carpathia就是其旗下船隻)以運送郵件為固定業務,跨大西洋的定期航班,承諾提供「快速、舒適、安全」的服務。當時的客艙雖不奢華,但優雅舒適,房間僅比酒店房間小,餐飲質素也相當於酒店餐廳。當然,這些都是富裕人家才能負擔得起的。踏入20世紀,隨工業革命的發展,鋼鐵價格下降,郵輪體積增大,還有人工製冷技術的發明,令客貨運載量都大大提高,速度更快。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從巴黎開始,麗茲酒店(Ritz Hotel)的裝潢、服務與餐飲都成為歐美時尚與極致的巔峰典範,為上流社會重新定義奢華的標準。法國料理之父Auguste Escoffier則建立了精緻料理的定義,而這些標準也被客輪吸收。這是遠洋客輪競爭激烈的黃金時代。因此白星航運(White Star Line)的鐵達尼號除了容量大和豪華,更希望以速度驚艷世人,結果卻釀成警世新聞頭條。
隨著戰爭推動科技發展,跨洋交通逐漸由飛機取代。到今天,遠洋客輪不再是單純點到點的交通工具,而是融合各種體驗的旅遊模式。有些郵輪大得如同結合酒店和商場的海上賭城,更有迪士尼、音樂、高爾夫球、裸體、純素等無數主題郵輪之旅。
海——船上餐飲奢華享受
從幾千年前島嶼的開墾可看到,航海是人類最古老的遠距離移動方式。公元前1300年,在地中海和愛琴海一帶已有商船運載昂貴奢侈品。古時船隻為木製,設備簡陋,沒法在船上生火煮食,船員只能攜帶乾糧和醃製食物充飢,或在途中島嶼上煮食和補給。隨著造船技術進步,船隻變大,能騰出專門準備膳食的空間。拜占庭時期(527-565年)的船隻設有廚房,考古學家發現煮食時留下的燒焦痕迹。13世紀,北歐的中大型船隻設有固定灶頭和專責煮食的船員。哥倫布和麥哲倫(15世紀)的船員用火箱(fogón)煮食,就是一個以金屬片製成、鋪滿沙的盒子。除了乾糧和醃製食物,船員還可從海中捕魚煮食,但只限於天氣好的日子,主糧仍是乾糧和醃製食物。16世紀的英國軍艦Mary Rose設有大磚爐(樣子像現今歐美房子客廳中的壁爐)煮食。蘇格蘭鐵匠Alexander Brodie精心設計了一個可置於甲板上的鐵爐Brodie stove,由鍛鐵、鑄鐵和銅製成,配有大得可烤全羊的轉叉,還有煙囪、烤箱和燉爐等,在1780取得專利,令英國海軍的海上膳食質素大躍進。在17世紀之前,船隻主要是商船和軍艦,17世紀初開始,有運載移民和奴隸的「客船」,事實上就是把人當貨物擠進船艙。
陸——鐵路膳食由奢入儉
時間回到19世紀初,航運正在發展之際,英國工程師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車,鐵路時代也正式展開。最初鐵路設計只為了運貨,並沒有考量乘客的需要,雖然速度比馬車快,但並不舒適。隨鐵路網絡不斷延伸,解決乘客的生理需要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於是火車每駛100英里停站,為火車加水時,也讓客人上厠所和到車站茶室(refreshment room)買輕食充飢。但由於火車只停站10分鐘,即使頭等車廂乘客也得爭相湧去茶室,而且餐飲質素差劣。有乘客自備野餐籃,也有鐵路午餐公司提供午餐籃預訂服務。1867年,美國工程師George M. Pullman為富裕的目標客群推出「酒店車廂」(the hotel car),如豪華酒店般的卧鋪車廂般,內設小廚房,由廚師準備牛脷和龍蝦沙律之類的冷盤和簡單熱食。雖有乘客表示滿意,但也有乘客投訴幾天吃睡都待在卧鋪車廂,很鬱悶,亦質疑衛生問題。翌年,Pullman推出餐車Delmonico,一個配備廚房和用餐設施、與豪華餐廳無異的獨立車廂,提供精緻餐飲(fine dining)。在鐵路上快速移動同時享用美食的體驗,深受乘客喜愛,開啟了華麗餐車時代。各鐵路公司的餐車愈建愈奢華,提供豐盛餐飲和一流服務,裝潢華麗、餐具精緻、食材高級,還需聘請善於服務上流社會的廚師和待應生,成本高昂,餐車不僅不賺錢,甚至是虧本的項目。但乘客已把奢華待遇視為理所當然,因此鐵路公司只好將營運餐車的虧損納為建立品牌形象的成本。
1883年,Pullman推出自助餐車(buffet car),為乘客在兩餐之間提供咖啡、茶和輕食。比利時土木工程師Georges Nagelmackers受Pullman的豪華車廂啟發,在Pullman推出自助餐車的同年,Nagelmackers為豪華鐵路之旅立下影響深遠的里程碑——從巴黎開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現伊斯坦布爾)的「東方快車」(Express d'Orient)首航,除了餐廳,還有圖書館和吸煙室,當時被報道形容為「流動酒店」(hôtellerie roulante),至今仍是豪華列車的經典象徵。麗茲酒店所帶領的奢華標準也延伸至豪華列車,高級餐車、圖書館和吸煙室是基本設施,還配備泡澡和淋浴設備、酒吧和觀景車廂,更提供美甲、按摩、理髮、剃鬚和擦鞋等服務。
踏入20世紀,乘客的餐飲需求龐大到餐車的廚房已不勝負荷。於是有鐵路公司在沿線設供應站,儲存補充物資和處理餐點的事前準備,減少餐車的儲存空間,也降低廚師的工作量。之後更發展到使用罐頭、冷凍和預製食品,並以廉價的低技術工人代替餐車廚師來降低成本。到1920年代,餐車的營運成本仍日益增加,加上航空業的興起和隨後的大蕭條,營業額大幅下降。虧損令鐵路公司陷入兩難局面,必須減少開支卻不能削減服務,乘客早被奢華寵慣,只要在微細處節流也會被乘客發現和抱怨。一些鐵路公司選擇斬掉最大開支——餐車,轉而營運成本低得多的午餐車(lunch car)或自助餐車,提供休閑午餐和輕食,並增設二等車廂開源。豪華列車的輝煌亦隨戰爭的爆發與結束消退。現在鐵路是日常交通工具,觀光火車也如郵輪般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旅遊模式。
吃便當:坐火車的儀式感
我常稱日本為便當達人之國。日本人野餐或遠行至少帶著飯糰,若是美國19世紀初的劣食茶室在日本車站營業,恐怕無法生存。日本第一列火車於1872年開通,行駛於新橋和橫濱之間。1899年出現了第一台餐車,但只限頭等和二等車廂乘客專用。不過,即使普通乘客的餐食也相當體面。日本的第一個車站便當(ekiben,駅弁)據說於1883或1884年在熊谷車站販售,隨即迅速普及,競爭激烈,各便當商爭相推出高品質便當,如包含烤鯛魚和雞肉、野菜、玉子燒、漬菜和米飯等的便當全餐。三文治盒也開始出現,又稱西洋便當。1920年代,將西方食材融入日本料理的風潮興起,車站流行賣雞蛋沙律和草莓等三文治(sando,サンド)。工業化令鐵路網絡擴張,人流激增,車站便當的市場更為蓬勃。各地特色和季節性食材便當相繼出現,季節限定的便當常被搶購一空。車站便當市場雖因二戰冷卻,但隨社會回暖,鐵道旅遊再次興起,便當市場也隨之復蘇。1960年代中期,子彈火車推出,車程大大縮短,乘客已不太需要在火車上用餐。1970年,火車餐車被自助餐車完全取代。如今,車站便當是一種地道特色車站商品,吃車站便當已成為搭火車的一種儀式。
在日本旅行時,明明已吃過午飯,家人堅持買車站便當上火車吃。當時我還嫌便當從冰箱拿出來,冰冰的。由於天氣炎熱,上火車時便當已回至室溫,而且非常好吃,完全不覺得在吃冷飯。有時候外出上課一整天,不想外吃,車站便當是個很好的參考,我給自己做一個。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