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素食主婦陳師姐未讀過韓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著作《素食者》,不知道書中主角英惠茹素後被認為「瘋了」,親人強迫餵肉。
不過,全球茹素女性要面對的質疑,可能大同小異;
親友共宴,道出一句「我不吃」是多麼勇敢。
陳師姐茹素十多年,笑說曾與家人「鬥爭」,但發現原來花一點心思,素食可征服肉食者胃口,不論是男還是女,都可以從新年素盆菜開始,重奪膳食主導權。
研發素食 如解構食物再重組
讀過好多哲學理論的社會企業「善膳工坊」創辦人司徒薇,對說服別人素食美味別有心得。多年前上過解構主義理論大師Jacques Derrida的課,又曾醉心學術,她稱目前研發素食菜餚的工作與理論一脈相承——「解構食物再重組,了解食物本身是什麼,煮食(和消化)過程中發生什麼事」。
「我2012年開始全素,完全沒返轉頭!」司徒薇說。但單獨食飯不吃肉可能簡單,與朋友一起吃飯怎麼辦?她認為即使是新年親友共宴也沒難度。「過新年就自己煮囉!我開party請朋友,研製很多食物令家人朋友覺得好味,肯一起吃。我好相信所有食物,都可以用原本差不多的烹調方法,將材料轉變(又做到近似味道)。」
她學佛後意識到畜牧令奶牛和雞痛苦,但仍很喜歡吃牛奶、芝士和雞蛋,「我馬上去找,用什麼材料可以代替它們呢?」她的成功例子頗多,當中以一碗素南瓜湯最自豪,「我上網找資料,奶其實是什麼,跟什麼植物最近似,於是用腰果做腰果奶,(取代奶油)煮南瓜湯,大家飲完覺得好好味,不知道自己飲了一碗全素(湯)」。
一「廚」之主茹素 家人從抗拒到接受
自十多年前耳部手術失敗,陳師姐每吃肉,耳內便易發炎,她說是身體未能消化肉類蛋白質所致;茹素是這樣開始。「我個嘴完全不想吞肉。吃素後,家人見到我的身體從差轉好,才開始接受,覺得方法幾好,慢慢他們都吃更多素。」
不過,陳師姐至今仍經常有「不如放棄」的念頭。「因為出面太多壓力,主要因為家人和小朋友,有時會跟你鬥爭,問『媽咪你成日淨係煮齋,我都要食肉㗎嘛』。」她認為在家開始吃素,要慢慢來,不能急,若勉强容易造成不快,「世界是自由的……阿媽話一定要吃肉,你難道不給她吃嗎?但我也擺素食出來,可能她見到後慈悲心出來了,會轉變」。
她指不少青少年接觸到全球畜牧動物福利的相關資訊後,因道德號召吃素。「當然有的人有自己意願(堅持吃肉),我們就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囉,我不會逼你,你都不要影響我。」身為廚房之主,她說若茹素者是家中煮飯的負責人,情較容易處理,只要為自己及家人分開備菜就好。
子女最初抱怨餐單改變,陳師姐的回應是「那可不可以不要一日食幾種肉呢?」耐心磨合飲食習慣和鑽研素食廚藝多年後,她家人現時逢農曆初一和十五都樂意茹素。逢年過節,她會祭出拿手小菜,滿足家人胃口。家人外賣pizza,她會自製或訂素盆菜,稱大家「鍾意到不得了」。
掌握食材配搭 自煮素無難度
一般素食者過新年,或會約一班朋友一起煮飯,或到素食餐廳,但不少人擔心吃到防腐劑、添加劑和假素食。為此,善膳工坊最近準備了有16款材料的有機盆菜供訂購,主廚們亦決定分享日常煮食心得,讓素食者對肉食說「不吃」之外,非素食者也可對素食說「想吃」。
司徒薇指煮素豐儉由人,工坊出品的有機盆菜在家製作難度高,但可示範如何健康吃素。盆菜材料包括黃耳、榆耳、冬菇、素叉燒、福袋、蒟蒻鮑魚、蒟蒻海參、黃芽白、蘿蔔、芋頭條、西蘭花、蓮藕、濕炸枝竹、素丸、釀豆卜和盆菜汁。食材配搭經寺院法師傳授,其中有機菜來自相熟農夫。
這些食材有足夠麩胺酸(Glutamate),有助思考和記憶;有γ-氨基丁酸(GABA),助人放鬆;多酚(polyphenol)則具抗氧化、抗發炎和抗衰老功效。記者月前訪問時已聽工坊成員講解過營養學,司徒薇形容「不是什麼偉大資料,上網都有,但會講到你好煩囉」,於是她僅用黃耳和榆耳解說:「黃耳好多好處,有多酚保護細胞抗氧化,跟人體內很多東西合成,促進新陳代謝,可降膽固醇和降血脂;榆耳可提高免疫力和排毒。」盆菜搭配富維他命C和生物類黃酮的有機蔬菜及豆製品,「吃完這盆盆菜,(3種營養)吸收晒!」
除了幫襯工坊,讀者可不可以在街市買材料自製?黃耳和榆耳在賣冬菇和雲耳的店舖便能找到,而且不貴。司徒薇建議以「夠黃」和「夠香」為標準挑選,因多酚存在於食材天然色素和味道中。蓮藕、芋頭和枝竹也不難找。工坊盆菜中的素鮑魚和素海參用天然素色素秘製,福袋則以切絲的芹菜打結,坊間確實少見。
工坊另有以「粳米」代替難消化的「糯米」的素食食品,市面少有零售。除此之外,司徒薇說自家煮健康素食不是十分困難,緊記用豆類配搭穀類食材的技巧,如眉豆花生粥、白果腐竹糖水,或每餐煮米飯或粥前混合芝麻,胺基酸營養已經很豐富;此外,薯仔和番薯連皮吃,或連皮切片撈甜椒粉、黃薑粉、淮鹽或火山黑鹽,以及連皮浸泡的檸檬水,亦可以補充多酚。
新年要招待親友,司徒薇建議,最簡單的菜式,可以從源自南洋、類似沙律做法的「撈起」手。「每樣嘢一執,選好味的菜、水果和果仁,上海人撈雞絲粉皮食,我們吃素就加素海鮮和素肉,再加素魚露和麻醬。」撈起味道酸甜,吃前與同枱吃飯的人一起用筷子拌勻,寓意生意「撈得起」。
陳師姐面對嘴刁家人,「素生蠔」是必殺技,亦不難做:「將白蘑菇切一半,用紫菜包住,沾脆漿去炸,𠵱家外國好興」。「家中煮的話,菜式不會那麼複雜囉。」大年初一團圓飯,她最喜歡煮「金針雲耳(或蒸猴頭菇)炒豆腐(或豆卜)」,飯後吃湯圓、蘿蔔糕和芋頭糕;初二更簡單,用生菜、眉豆和花生煲粥,再備糕點,已十分可口。
研製素臘味:沒人信是素
善膳工坊一眾成員,在慶祝冬至的午膳準備了素盆菜、撈起、咕嚕肉、炸素生蠔、蘿蔔糕等菜式。司徒薇就素食「變魔術」愈講愈興奮,指過往新年親友喜歡叫pizza,她便做全素pizza,喜歡食雪糕就做全素雪糕;兩者其中的芝士和奶都以腰果奶代替。
她又曾出席餐廳和農場講座,即場將農夫種的香蕉做成純素香蕉蛋糕,「整個(所有材料)都是種出來的,(參與者)吃過都話好吃,不似沒有蛋和牛油」,她以豆腐皮、腐皮漿,以及一種特製的鹽,還原蛋的味道和口感。
今次,她和團隊用鹽和醬油醃製素肉再風乾,模擬醃料和肉在陽光下的化學反應,變成素臘味飯中「臘味」——也可做出近似Salami火腿的口感,供西式料理使用。她講出口頭禪「沒人信裏面全部都是素」時,嘴角是上揚的。
陳師姐相信煮素和吃素,是一種對親友的祝福,坊間訂購的盆菜器皿多用鐵製,工坊的就用食品級304不鏽鋼,確保對人體無害。作為義工的她不知道這樣成本會貴多少,但稱主廚們很用心「普度眾生」;另堅持盆菜要有16款配料,而不是常見12款或更少。飯後有彩虹湯圓,用粳米打粉做湯圓,以南瓜、菠菜、紅菜頭等材料染色而成;再配含有亞麻籽、南杏、葵花籽、南瓜籽和紫蘇籽油的堅果撻。
司徒薇指圈內煮素的不止有女廚師,也有很多男性喜歡在家中「搞搞震」,如不少男士一到周末就「霸住廚房」;亦有未必享受烹調樂趣,但喜歡種植的男性,為女主廚提供食材。工坊簡介自己為「不殺生的便利素食餐飲企業」,司徒薇說忙碌都市人購買餸菜包是吃健康素最便捷的方法,但若與她一樣有志用食材做實驗,趁新一年開始,不需十分勇敢,只需踏出一步嘗試,對男對女,都會是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