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裏的老派油炸約會
2023/1/12

天氣又再涼了些,適合做油炸。
時下流行氣炸;我是老派,始終守在油鍋旁邊。
第一次做的油炸,是「吉列」。
它不用做 炸漿,比起只沾粉類的乾炸香脆;
又比注重炸漿調配技巧的酥炸、串炸和天麩羅,更容易炸得漂亮。
聽見炸油所發出的滋滋聲,就覺得世界頓時可口起來了。
麵粉+雞蛋+麵包糠=吉列
「吉列」是個音譯外來詞,英文寫成cutlet,一般以法文為詞源;歐洲不少地方都有類似吉列的炸法,就是把食材順序沾上麵粉、雞蛋和麵包糠,然後以較高的溫度油炸。
這裏最常吃到的吉列菜式,應該是茶餐廳和快餐店的吉列豬扒、吉列魚柳。早上有空的話,我很喜歡去吃一份吉列魚柳煎蛋早餐;但若要吃得暢快,就得光顧日式吉列店。同樣是吉列,日式麵包糠比較清淡輕盈,與中菜、西菜用的麵包糠之質地、用途不大一樣。追求酥脆的話,選日式的店就對了。今天的日式吉列店,大多可以免費添吃白飯和椰菜沙律。配着啤酒,愜意非常。
沾炸料次序忌顛倒
吉列食材沾上炸料的次序不能混亂,必須先沾麵粉封鎖水分,再沾打散的雞蛋,方能黏附最後的麵包糠。沾好後剛好開始燒熱食油,讓炸物趁機休息一下,麵粉、麵包糠充分吸收蛋汁,裹住食材。
吉列牛肉薯餅 始於明治、大正
日式吉列是「洋食」(日式西菜)的一種,即是「外國菜」。日式炸薯餅則寫作コロッケ,又譯成「可樂餅」。可樂餅雖以多指炸薯餅,但也可以是炸白醬餅(炸奶油餅)。炸薯餅與其他日式吉列有點分別——若說日式它是餐廳菜式,倒不如說是街頭小食。
<據岡田哲的《明治洋食事始:日式豬排誕生的故事》(明治洋食事始め,林錚顗譯)所言,日本在明治年間開始培植來自美國的薯仔,以及大正年間不景氣的經濟環境,成為了吉列薯餅風行全國的契機。當時的吉列菜式以炸豬排、炸薯餅、炸白醬餅為主,既可見於高級洋食店,又可見於家庭餐桌。其中的炸薯餅成本最低,又容易製作,可以花掉鮮肉店剩下的肉品和油脂,於是就成為受歡迎的街頭小食了。這種炸薯餅中的肉,通常是牛肉。/div>
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把佐山哲郎、高橋千鶴的漫畫《紅花坂上的海》(コクリコ坂から)改編成電影時,就為身處1960年代橫濱的男女主角,設計了一場光顧街頭肉店買炸薯餅的情節。明明是油膩膩的街頭小食;一沾上兩小無猜的青少年,薯餅就突然浪漫起來了。
牛肉先炒後炸 不怕半生熟
我在外吃吉列時,常點炸豬扒、炸蝦、炸薯餅和炸蠔;也點過炸矮瓜夾肉、炸豬肉卷、炸三文魚、炸牛扒和炸帶子。在家做吉列的話,對自己的技術沒什麼信心,很少炸肉,害怕炸不熟吃壞肚子。炸蔬菜、熟食比較樂意。吉列牛肉薯餅的牛肉炒熟才炸,就沒有不熟的問題了。做可樂餅不可以下可樂,但可以在薯仔中搭些煠蛋、煙肉碎、粟米粒和芝士碎。
<薯仔方面,日本男爵薯在香港不易找,買的人也不多,又貴又不新鮮;美國褐皮焗薯太鬆散,較難塑形;最方便是澳洲新薯,原隻連皮煠熟,味道比去皮、切塊來煠的濃。把薯仔換成南瓜、番薯也不錯。/div>
食油咕嚕咕嚕倒進鍋子,的確沒有用氣炸鍋那麼乾手淨腳;可是冬天要保暖嘛,跟愛情小說一樣,就該油膩膩。
 
 
 
廣                             告
 
 
主頁  |  飲食新聞  |  食物解碼  |  明廚食譜  |  酒樓精選推介  | 聯絡明廚  |  小幫手  |  廣告刊登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Food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