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2018

土炮定洋帥?日本迷失20年 救火領軍?西野朗首個考驗

2018年6月19日

擁有不少香港球迷的日本隊將在今日世界盃H組首戰硬撼哥倫比亞,「藍武士」4月才突然換帥,解僱波斯尼亞教頭夏利荷錫,換上土炮教頭西野朗,對球隊是好是壞或許只有結果才可論對錯。不過自1992年首次起用洋帥的日本隊而言,這場「土洋之爭」在世界盃結束後勢必再起波瀾。

要談「土洋之爭」,必先了解日本足球發展史。經過了1964年的東京奧運後,日本重視體育程度大大提升,70年代才真正起步的東洋足球,奧寺康彥及釜本邦茂都是這年代的「開荒牛」表表者,政府亦大力投放資金並向歐洲球壇取經。做好「基建」後,80年代適逢日本經濟起飛,政府提倡球會私營化,從職業化及在地化着手,終在1993年成立日職聯賽系統。當時不少球會引入外籍教頭球員,本土新星如三浦知良等則外流學法,而日本隊首名洋帥亦是在這時段誕生,原本執教東洋工業(廣島三箭前身)的荷蘭籍教頭奧夫特獲聘,希望將日本帶到世界盃這大舞台。

起用洋帥曾獲佳績 文化差異未有突破

不過當年在外圍賽的「多哈悲劇」令藍武士與決賽周差之毫釐。繼任奧夫特的科高亦未能交出成績,日本足總接連找土炮的加茂周及岡田武史掌帥,惟岡田在1998年領軍出戰首次決賽周下以3戰全敗包尾出局後,足總為了2002年有份主辦的世界盃而再次改變方針,請來法國籍教頭杜斯亞領軍。結果當屆賽事球隊歷史性殺入16強,加上2000年勇奪亞洲盃,令日本不少球員獲得留洋機會。空前的成功令足總確信洋帥的作用,卻輕視了文化差異帶來了隱憂。

以杜斯亞為例,言語不同的他曾傳出與當時不少國家隊老大哥貌合神離。及後找來的巴西名宿薛高亦如是,2006年世盃在軍心不穩及隊內分化中分組賽出局。即使2010年一屆首次靠土炮的岡田武史取得16強成績,但「岡田奇蹟」後,日本足總卻再找世界名帥領軍,但無論是沙哲朗尼、艾古爾或夏利荷錫均無法帶來突破,踢法由傳統傳控變為夏氏強調速度與對抗,結果得罪了一大堆國腳老大哥,軍心問題再現,造成4月臨急換帥。

崇洋或土炮 先問足總目標

在西野朗以「救火」姿態短暫領軍(世盃後離任)後,「土洋之爭」又到抉擇時刻。平心而論,洋帥在日本的確較易推動改革,但也容易踩進與東瀛文化截然不同的「地雷」,而更重要的,是日本足總能否定出改革的目標為何,能否貫徹執行,這樣討論崇洋還是土炮才有意義。

POR
1-0
MAR
URU
1-0
KSA
IRN
0-1
ESP
DEN
1-1
AUS
FRA
1-0
PER
ARG
0-3
CRO
BRA
2-0
CRC
NGA
2-0
ISL
SER
1-2
SUI
BEL
5-2
TUN
KOR
1-2
MEX
GER
2-1
SWE
ENG
6-1
PAN
08:00 ET
JPN
2-2
SEN
11:00 ET
POL
0-3
COL
14:00 ET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