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白領、上班族都存在着一種健康隱患——過勞死。過勞死並不是罕見的惡疾,現已發生在各行各業中,是都市人亞健康的一種表現,過於疲勞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極大。所以在工作之餘,要適當地休息。
看一場電影
辛苦工作一天后,你可以通過走進電影院看一場幽默喜劇來放鬆自己,找回遺失的精力。喜劇能讓觀眾在離開電影院的時候感覺輕鬆。你會面帶微笑回到家中,而不是像很多職場人士那樣下班後緊鎖眉頭地回到家中。
到社交網上放鬆自己
現在的社交網站非常有趣。事實上,社交網帶給你的快樂足以抑制你的緊張心態的形成。到社交網上轉10到15分鐘,你會一身輕鬆地回到工作中。
悠閒漫步
過度疲勞等同於精神壓力。到室外看到不同環境、人以及背景,你就會精神大振。即使是在地板上或者辦公樓中怡然漫步,也一定能安撫你陡然而生的壓力。
嚼口香糖
口香糖能讓你不停地咀嚼,口香糖能有助於你預防過度疲勞。咀嚼這個動作能讓你在厭煩工作的時候有所關注。口香糖的芳香會讓你產生一種愉悅的感覺。
來一杯咖啡
很多職場人士每天喝一杯以上的咖啡。你可以叫它物質濫用,但是,這些人實際上是通過不斷刺激自己來預防過度疲勞。
吃塊糖果和巧克力
吃下一定量的糖,你很快就會感到精力充沛。在一天當中思維最枯竭,感覺最遲鈍的時候,吃一些如糖果和巧克力之類的甜食,會馬上提起精神。但是,也要小心幾分鐘後的血糖反應。
一天三小憩
一直將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可能會讓你的壓力變大。你應該經常改變自己的工作量。如果一天工作中至少可以小憩三次,你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壓力水準,預防過度疲勞。
讀讀小說
一本語言優美,行文流暢的小說是你對抗疲乏的不二法寶,可愛的角色,有趣的情節讓你沉溺其中。在閱讀過程中,你會進入一個虛幻的世界,壓力和疲憊一掃而光。合上書你會帶着書中主角的驕傲和飽滿精神回到工作中。
過度疲勞患者的行為表現
過度疲勞,不僅使勞動能力急劇降低,工作效率明顯下降,而且對工作十分有害的,甚至導致事故險情的發生。過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注意力分散,不能充分關心和全神貫注於工作物件;
2.動作節律失調,行動怠慢,不准確;
3.工作能力下降,無法按規定的要求繼續工作下去;
4.體力勞動者出現記憶故障,腦力勞動者思維過程受損;
5.意志衰退,工作士氣低落,自我控制能力減退,煙酒量遞增,心理障礙的指數上升;
6.引發婚姻和家庭矛盾;
7. 睡眠要求強烈,甚至在任何姿勢下都能入睡等。
勿讓壞心情影響工作
生活離不開工作,同時工作也不會與生活分離。但是生活中難免有時候心情差,帶着壞心情去工作,自然會降低工作效率,而且職場情緒化還會對工作中的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快刀斬亂麻
若是你實在想不通,不如從一開始就解開心結,每次只要問自己「Yes or No」。只要確定一個答案,就告訴自己不後悔。把問題放下,空出心情,陽光自然就會照進來!
就事論事
可試着集中注意力,只把心思放在眼前的問題上,避免胡思亂想或者翻舊賬。想說的、想做的,要立刻行動,不要憋在心裏,不給負面情緒任何可乘之機。
學會寫日記
熱心的你是不是又不知不覺攬了一大堆本來不屬於你的事情,讓你又累又鬱悶?建議你每晚寫下總結,「今天幫了誰?」「為什麼幫他?」「內容是什麼?」「做了那些事開心嗎?對自己的好處是什麼?」。日記能幫你及時瞭解自己的「能量去向」。
學會說「不」
在施予援手前問自己兩個問題,「我是不是有能力幫他?」「他真的需要這個說明嗎?」。很多時候別人求你幫忙,不是因為他們做不來,而是因為懶。
把問題逐個擊破
男人都說女人的脾氣像「六月天」,神秘又善變。這是由於女人心思更細膩,處理問題的方法更委婉含蓄,以至於很多時候無法將問題徹底解決。所以殘留的憤怒、悲傷等情緒累積起來,在此刻被轉移到眼前的難題上,並借這個機會釋放。自暴自棄生悶氣,其實只是想傳遞「我對自己過去做的事情不滿意」而已。
做幾件事帶來好心情
跟人傾訴
向親人、向朋友、向同事傾訴。敢於直面人生的是真正的勇者,敢於披露自己弱點的人也是勇敢者,敢於傾訴自己鬱悶的人亦不是弱者。通過傾訴,人的緊張心理可以趨於平靜,煩悶情緒能夠得到化解。人們還可以通過宣泄,得到許多有益的「點撥」或安慰。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在得到安慰時,體內可產生一種與嗎啡結構相近的化學物質 ——「內生嗎啡」,從而對人體產生有益的調節作用。你若仍覺得向親人、朋友、同事傾訴都不合適,可找心理諮詢師傾訴。經過傾訴後,你或許可由此走出「山重水複疑無路」之窘境,甚至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勝境。
旅遊
外出旅遊、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中,是擺脫壞心情的一種很好的方法。當我們把身心投入到美妙的自然母親懷抱時,可以開闊郁閉的胸懷;從五彩繽紛的生命世界中,拓新固有的視野;從日升月落、陰晴圓缺的運動規律中,去領悟人生道路的曲折。這一切都將重新啟動人的理性控制力,使你迅速地回歸到正常生活的軌道上來。青年時代的恩格斯就曾用這個方法來解脫失戀的痛苦。
調整飲食
注意食用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單食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有鎮靜作用,因為它可剌激大腦產生血清素。食用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具有維持警覺性與腦力的功效。最佳的蛋白質是貝殼類、魚類、雞肉、牛肉,100克左右這類食物足夠產生這種作用。但咖啡鹼會使人沮喪,煩躁和焦灼不安,應避免經常食用含有咖啡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