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昔日明報]

 
副刊
 易倦面腫 腸胃不適
濕氣內生 必先護脾

醫食因緣

五月臨近,隨着雨水增多濕氣上升,大家要好好注意保護人體的脾臟功能,因為脾虛則容易濕氣內生,引致許多與濕有關的疾病。(春天袪濕二之一)

個案一:熬夜少鍛煉 濕氣積聚易病

陳小姐體型略胖,每個月最少感冒一次,假日睡覺12個小時以上仍然覺得很睏,工作時常熬夜超時不在話下,缺乏鍛煉的她在中央冷氣的辦公室工作甚少出汗,在這樣環境下其實很容易生病,因為人體皮膚開合的調節功能失常,容易造成體內濕氣聚積而陽氣虛衰,抵禦病菌的能力便會下降。這種情况除了要扶她的正氣一把,還要加大力度祛濕,身體的抵抗力、精力才能恢復起來,水腫才能消退。

個案二:放縱飲食傷脾胃

李先生以往胃口好、大便好、精神好,可惜沒有注意好生活細節,經常放縱地吃雪糕、凍飲、油膩等生冷及垃圾食物,以致食傷脾胃,痰濕內停,及後經常出現肚痛、肚瀉,食慾愈來愈差,沒精打采,身形肥腫難分,突然血壓高、血脂高樣樣齊,希望找中醫調理好身體。近日天氣回暖濕度上升,他稍進油膩食物後即吐瀉並作,見他面色萎黃、舌苔超厚,便知其「脾虛濕重」已久,體內濕氣已經困了一段長時間,開了兩服藥給他,並叮囑他一定要戒生冷寒涼的食物,不要熬夜。

主飲食受納運化 器官樞紐

中醫看病很着重節氣,每個季節變換的前18天裏,人體的脾臟都處於旺盛時期。脾居中土,喜燥而惡濕,是各個器官的樞紐,主管飲食受納、吸引和運化,有分清別濁的功效,是供應人體生命活動各個組織器官的重要器官,故有「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的說法,所以中醫養生很重視「脾」這個臟腑。

除了運行氣血,脾又屬濕土,主運化水濕,如果脾臟功能不好,水液代謝不出去,濕氣便會滯留在體內,形成相關疾病。濕為陰邪,最易損傷脾胃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的陽氣),引起脾虛濕困的體質。脾失健運則濕氣內盛,濕氣經常困在體內會出現怠倦、沒精打采、疲倦多眠。脾胃運化功能失司則胃脹腹脹、或食慾不佳、大便不成形等徵狀。脾虛體質人士腸胃抵抗力不足,容易形成腸胃炎、霍亂、痢疾等感染性疾病。

濕重體質最常見特徵:

1. 嗜睡

長期嗜睡其實是身體轉差的信號,究其原因與陽氣虛衰、脾虛濕困息息相關。很多都市人不在意嗜睡的存在,認為無關痛癢。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後三十年睡不着。」意思是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感覺不夠睡,而到了中老年以後,睡眠時間會明顯減少,有時甚至徹夜難眠。但是,有人不僅清晨睡不醒,而且一整天都會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這樣的情况是否病態呢?中醫認為「久卧傷氣」,這是體內陽氣虛弱,濕自內生而成,清陽不升則頭腦氣血不足而造成嗜睡,其實是疾病將要發生的前期信號。

2. 腸胃功能下降

脾是主管整個腸胃消化系統的臟腑。脾陽不足會引起脾失健運,其主要的病理變化便是運化食物營養和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了障礙。症狀可見胃口差、納少、腹脹、食飯後更加肚脹,大便溏薄等。亦可出現水、濕、痰、飲等水液代謝疾病,如水腫、濕阻、肥胖、身重等。若同時伴有食滯內停者(小兒最常見),可出現脘腹脹痛,噯腐吞酸,消化不良,甚至疳積(即小兒長期消化不良,吸收不佳、鼓脹)等問題。這類疾病都與內濕有關。

3. 水腫肥胖

都市人的肥胖問題,多數跟體內水濕代謝失常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的記述。脾水是五臟水腫病之一,是由脾陽不足、水濕運化失司而出現的水腫。其基本証候特徵在《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裏提到,「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所以,脾陽不足的水腫會伴隨有脾虛濕阻的症狀,如食少、腹脹、面色萎黃、小便困難,四肢困重等徵狀。

文:註冊中醫鍾啟福 圖:deeepblue、imtmphoto、Roman Sigaev@iStockphoto

 
 
今日相關新聞
易倦面腫 腸胃不適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