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放大
 

[昔日明報]

 
副刊
 早餐學問:
不吃易患三高 吃太快易患癌

Lead: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可很多人早晨寧願花時間賴會床,或者精心梳洗打扮,也懶得拿出20分鐘認認真真吃個早餐。

Main:中國人普遍存在不吃早餐、早餐吃太快、早餐不營養、早餐不衛生等等的問題十分嚴重。這關鍵的第一餐如果不吃或吃不好,就好像在一天開始時沒有給身體這台「機器」加滿足夠的「燃料」,造成其疲勞運轉。

英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羅斯‧泰勒指出,早餐的品質不僅影響人一天的決策和思維能力,還會造成胃炎、肥胖、膽結石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德國埃朗根大學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壽命甚至平均縮短2.5歲。

不吃早餐

易患三高

調查顯示,38.54%的人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4.16%的人甚至從來不吃。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大腦會釋放出需要高熱量的信號,導致午餐和晚餐攝取「垃圾食品」的機率大增。長期如此,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會找上門來。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還證實,這種做法會使患心臟病危險增加27%。

營養專家強調,每天吃早餐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導的健康生活方式,沒時間、沒胃口、控制體重等都不是合理的藉口。應專門留出一個固定的早餐時間,培養吃早餐的習慣,家長的言傳身教、家庭成員的相互影響都至關重要。

早餐吃太快

患癌風險高

調查中有60.42%的人在10分鐘內吃完早餐,5分鐘內吃完的占9.38%。對此,專家指出,狼吞虎嚥最直接的影響是消化不良。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研究指出,咀嚼不細,胃腸負擔加重,患上胃食管反流的機率大大增加。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吃飯太快無法激發腦神經活動,人會變笨。日本大阪大學還研究發現,吃飯速度太快會導致肥胖機率翻倍。而且,多數人不顧食物太燙就匆忙吃完,長期高溫飲食可能會誘發癌症。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

專家建議,早餐最好安排在6:30至8:30之間,用15至20分鐘的時間在家吃完,養成健康、規律的作息習慣。前一天晚上可以先把食物做成半成品,早上煮湯熱飯的時候,見縫插針地洗漱、收拾,就能為吃早餐騰出時間。

早餐不營養

工作效率低

早餐不僅要吃,更要吃好,但調查發現,中國人普遍不夠重視早餐的營養搭配,吃的內容較單一。專家指出,早餐品質差,造成血糖水準相對較低,不能及時為大腦提供充足能量,易出現心慌、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大大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詹姆斯‧鮑爾奇博士指出,吃得單一會導致機體缺乏必需的維他命、礦物質等,甚至嚴重阻礙血液循環。美國佛吉尼亞聯邦大學研究顯示,早餐吃得越豐盛,血糖、血脂控制得越好,減肥效果也越顯著。

「早餐攝入的能量應占到全天總能量的25%~30%。」專家建議,高品質的早餐營養搭配應該做到「四有兩不要」,即有澱粉類主食;有富含蛋白質的奶類、蛋類、豆類;有蔬果;有一勺堅果;不要油炸食品;不要燒烤或薰制品。

就餐環境差

安全隱患大

調查中發現,有57.29%的人常在外吃早餐,其中「在路邊攤購買早餐,邊走邊吃」的占14.58%,「在學校或公司飯堂吃」的占17.71%,「買回學校或辦公室匆匆解決」的占25%,這其中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邊走邊吃為「病從口入」提供了機會,而且,會讓胃很不舒服,影響到它的正常消化,最終導致胃炎,甚至出現胃下垂。在公車上吃早餐也不安全,研究發現,公車扶手上每10平方釐米就有380個菌落,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在車上吃東西,如遇到加速、急?車,還可能造成嗆噎、咬舌等意外。還有不少人一邊工作一邊胡亂塞幾口,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研究指出,這樣不集中精力吃飯的行為,會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肥胖風險。

所以,專家建議,早餐最好自己做,並在家裡吃完。如果實在沒有條件,一定要到正規、可靠的餐飲店購買。

--------------------------------------------------

孩子6歲前

用事情記時間

「都9點了,怎麼還不去睡覺!」

「現在是午飯時間,不要再玩了!」

相信在不少家庭中,父母們都會常對孩子說這樣的話,可孩子們似乎無動於衷。是我們的孩子不聽話,還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一般來講,孩子在6歲前對時間的概念並不像成人那樣清楚,是晚上7點還是9點,對孩子來講,似乎沒有多大的差別。特別是當孩子無法瞭解數位的先後順序時,與他爭執現在是幾點,往往無濟於事。

孩子不像成人那樣看時間,但不意味著孩子沒有時間概念,只是他們採用的方式不同。孩子記時間的方式並非用抽象的數位,而是用具體的事情,也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來記時間。比如,晚上6點天黑了,開始吃晚飯,7點洗澡,8點看故事書,9點上床睡覺。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後,他會預期要做的下一件事。因此,對家長來說,一定要配合孩子做事情的順序,每天按照固定時間讓孩子做該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

正因為如此,一旦有「突發事件」,就會改變孩子熟悉的時間順序,導致出現「時間混淆」的情況。即便孩子看起來非常累,也不願上床睡覺。最常見的恐怕就是原本加班的父母,偶爾提早下班回到家,趕在孩子睡前去抱抱、親親,陪孩子玩一會,結果打亂了孩子做事情的順序,「記錯」了時間。在這個時候,不要對孩子生氣,更不要威脅他,而是依照次序幫孩子理清時間。比如,讓孩子躺好,給他讀上次沒讀完的故事,這樣,孩子就會慢慢進入「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弄清楚,是孩子不願意乖乖地睡覺,還是我們無意間破壞了他的時程表。改變必須從父母自身的教育開始,而不是單純地要求孩子。

---------------------------------------

車桑子根湯

有效治療紅眼病

中國廣東的楊先生表示,他在15歲的時候,染上了紅眼病,又痛又癢。後來他媽媽從中醫那裡要來了一個偏方,具體方法是:用車桑子根50克,茅根50克,蛇舌草30克,洗乾淨煎水服用,再採用50克車桑子葉煲水洗眼睛,每天兩次,連續3天。他用後到現在也沒有復發過。

對此,中國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主任夏承志表示,醫學上將紅眼病稱為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這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眼病,主要是病毒感染所致,全年都可以發生,不過,在春夏季節最為多見,成年人和兒童均有發病可能。西醫治療紅眼病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藥物,並進行嚴格的隔離,以防傳染他人。中醫採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療法,以及中藥熏洗法也對該病有一定治療效果。

而以上偏方中的車桑子根、蛇舌草有瀉火、清熱解毒的功效;茅根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車桑子葉可清熱滲濕、消腫解毒。因此,該偏方較適合熱毒誘發的紅眼病。由於這些藥性質比較寒涼,建議患者服用前最好諮詢中醫師。

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患過紅眼病的人對該病並無免疫力。該病可通過接觸傳染,如果接觸患者的毛巾、臉盆,碰過的水龍頭、門把手、游泳池的水、公用玩具等, 一般幾小時或一兩天后就可以發病。因此,建議大家要勤洗手。若發現家人眼睛不適併發紅,應及時去醫院診治,別在家中自行用藥。因為非醫學人士往往無法判斷這些症狀是病毒還是細菌引起的感染,容易誤診誤治。

---------------------------------

加拿大研究:

每周快走兩小時

女性大腦更健康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每周快步走兩個小時有助於提高存在患老年癡呆症風險的女性的智力。存在早期記憶問題的女性參加了六個月的有氧鍛煉後,她們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體大小得到了增加。這項研究成果再次證實了經常進行體育活動能促進大腦健康,而且並不存在從事體育鍛煉時的年齡過大就無法起到保護作用的效應。

為了檢測不同類型的運動對海馬體(因為它對老齡化和神經損傷非常敏感)大小所產生的影響,研究人員選取了存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86名女性。她們的年齡均在70至80歲之間,在家中獨自生活。研究人員將她們分為三組,第一組女性每周從事2次,每次一個小時的有氧鍛煉(如快步走),第二組女性從事抗阻力鍛煉,如深蹲、箭步蹲和重量訓練;第三組女性作為控制對照組,只從事平衡性練習和增強肌肉緊實度的鍛煉。

研究者在實驗開始之時和結束階段採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這些女性大腦中海馬體的大小進行了評估,分析結果顯示:完成了六個月有氧鍛煉的女性其大腦海馬體體積要明顯大於另外兩組女性。這就表明了存在患老年癡呆症風險的女性從事有氧鍛煉能延緩海馬體的收縮和保持它的體積。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上的這項研究成果表明:不論老年人的認知功能處於何種狀態,他們都應當從事體育鍛煉,因為它有益於認知功能和大腦健康。

 
 
今日相關新聞
早餐學問: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