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水含鉛引起全城恐慌,有些人卻因為我們,天天忍受重金屬毒物及有害化學物帶來的影響,致使皮膚變色、患上黃疸病,甚至癌症等,時下流行的「速食時裝」(Fast Fashion),正加劇這情况發生。
與手機一樣,許多衣服品牌流行使用「衫海戰術」,短時間便推出大量新款,而且價錢平易近人,或不久便大減價,吸引你愈買愈多。
紡織業除了污染海洋和空氣,也因部分染料及紡織品顏料含有鉛、其他重金屬及有毒物質,影響工人及住在廠房附近的人。
不想用別人的生命安危,來塑造自己的時尚外形,可以怎樣選擇?
近製衣廠居民 承受污染後果
千言萬語都比不上相片來得震撼。西爪哇的河水被廢水染成紫紅色、小孩在泥灘嬉戲玩耍,背後工廠不斷噴出大量廢氣、杭州蕭山區臨江的污水處理廠不斷排出黑水,使水體變成藍黑色,水面飄着白色泡沫、患肺癌男子,皮膚和眼睛變黄,眼神絕望。以上每一幕讓人揪心畫面,可能與我們身上穿着的衣服有關。
速食時裝的興起,消費者用便宜價錢買到時尚服飾,也助落後國家人民擁有穩定收入來源,可是,這局面打破了時尚界原有的步伐和生態,而且為了省錢和快捷,工人被剝削,以及加劇環境污染。部分製衣廠用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加上污水及廢氣排放缺乏管理,令不少城鎮變成人間煉獄。翻閱「綠色和平」今夏推出的「Eco Fashion」綠色時尚指南,一件Tee,背後原來耗用了150克農藥及2720公升水,很多人卻看不見生產衣服背後所花的資源。
一個「抵」字 買完棄不入肉
記不起何時開始,時裝由一年兩三季,變為一年八季,每次逛時裝店總有新款推出,衣服不經不覺堆滿衣櫃,香港「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連佩怡(Kate)認為,「速食時裝就是不斷推出新款,有的衣服只是數十元,令人買了不穿也不覺可惜。」要吸引消費者購買,還有很多策略,「有些大型品牌不賣廣告,將資源轉放在市場策略上,例如選擇在高檔次名店附近開店,店內環境整潔舒適,但衣服不太昂貴,令人覺得物有所
值,或聯手帶起潮流,吸引人購買。 」另一情况是,同一公司不同品牌也設計近似款式的衣服,營造「流行」現象。
一些設計師慨嘆,「七八十年代,我們有代表時代風格的設計。但到了二○○○年後,再想不起有代表性的設計,速食時裝,沒有足夠時間花在設計上,好些設計師寧願co p y一些受歡迎的設計,也不會構思創新。」
生產商 停用毒化學物 研究回收再用
「 現時全球每年生產的化學物,大約四分之一用於紡織品生產。」使用的化學物當中,有些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當速食時裝繼續流行十年,二十年,帶來的影響不難想像。
綠色和平四年前開始調查市面上多個運動、便服丶兒童及高尚服飾品牌的衣物,發現不少含有毒有害物質。綠色和平在網上發起聯署和一連串行動,向品牌提出訴求,至今令H&M、UNIQLO、Esprit、馬莎百貨、Adidas、Puma等承諾,在二○二○年前淘汰生產時涉及的有毒化學物,並作出實際排毒行動。「除了要求他們停用我們列入黑名單的有毒化學物外,也希望品牌在設計、售賣衣服,及消費者用後的層面上,考慮怎樣回收再用,減少廢物。」Kate說。此外,綠色和平於二○一四年發表的童裝報告中指出,一些知名品牌如Dolce&Gabbana、Versace等童裝含有害化學物質,但品牌並無作出去毒承諾。
製衣廠染廠 排放黑色熱水
Kate早前到杭州工業區調查,而工業園區內不乏國際服裝品牌供應商,令她最深刻的是,「那裏的海水不單止熱,而且是黑色!這只是冰山一
角的例子,很多製衣廠,漂染廠,也會有偷排情况。」
有毒化學物會污染水體和泥土,而且難以分解,Kate解釋:「工業上的排放,或洗衣服時,化學物會釋放並存在環境之中不斷累積,為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隱憂。我們這一代可能未必受明顯影響,但不去處理,問題就會愈來愈嚴重。」
中國環保部早前透露,內地化學品污染形勢嚴峻,全國有三千多種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揀衣服貼士
為環保和健康,購買衣服前應該「停一停,諗一諗」,此外,Kate 提供以下揀衫貼士。
避免選擇
小心選擇功能性衣服。例如聲稱具防臭功能的,或會加入對人體有害的有機錫化合物來殺菌。防水衣服,有些或加入對環境及人體有害的撥水塗層, 如全氟辛酸(PFOA), 它可在人體內存留長達四年,動物測試曾證實此類化合物會造成腫瘤
宜選擇
天然物料衣物,如100%棉或麻,有機棉更是理想選擇。有品牌設舊衣回收服務將舊衣再用或再造,如消費者選擇人工纖維物料的衣物,也應避免選用人工纖維物和天然物料混合的款式,否則難以回收再造
文/ 李佩雯 圖/ 李佩雯、綠色和平